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新疆日報評論員: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

2014年10月16日14:53  來源:新疆日報

10月12日,張春賢同志在自治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會議上指出:“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這就是說,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止境。

從2013年7月開始,我區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前已基本結束。自治區黨委牢牢把握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周密准備,精心組織實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各族群眾熱烈響應、熱情支持,整個活動進展有序、扎實深入,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兌現了自治區黨委向全社會的承諾。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全區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突出政治堅強為核心,以“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為重要實踐載體,高起點謀劃、高標准推進,認真抓好活動的每個環節,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任務,很好地實現了中央提出的目標要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同時,也為我區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即:必須堅持中央的要求就是我們的任務﹔必須始終突出政治堅強﹔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領導帶頭示范﹔必須堅持相信群眾,開門搞活動﹔必須堅持從嚴治黨。通過兩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群眾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改作風改到了群眾心坎上。在中央巡回督導組組織的群眾測評中,滿意率達到98%,形成了以良好作風凝聚起推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強大力量。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已經收尾,但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來得猛、去得快,雨過地皮濕、活動一陣風,必然使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效付之東流。因此,必須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繼續打好整改工作的攻堅戰、從嚴治黨的持久戰、成果拓展的整體戰,把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並落地生根。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貫徹群眾路線隻能加強,不能削弱。如何貫徹?如何加強?面對新疆復雜艱巨的反恐維穩形勢,貫徹群眾路線對全體黨員干部有著特殊要求:

一要堅持政治堅強、政治自覺、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態度堅決,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

二要堅定不移維護社會穩定。全疆各級黨員干部都要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部署上來,統籌落實反恐維穩措施,確保全疆社會大局穩定。

三要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要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組織作為基層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要始終堅持群眾第一。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最根本的是要最大限度地爭取民心、凝聚人心。要把民族團結作為最大的群眾工作,進一步加大“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力度,深入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樹立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威信,好事讓基層組織辦、好人讓基層干部當,從根本上解決好“最后一截路”“最遠一家人”的問題,不斷增強群眾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

奮斗未有窮期,攀登未有巔峰。貫徹群眾路線,搞好作風建設,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就有了無窮的信心和力量。

分享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