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轉變黨員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夯實基層工作基礎,東城區定位“四協”職能、實行“二級”統籌、力求“三增”效果,選派36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到全區187個社區脫產挂職半年。
一、定位“四協”職能,切實突出針對性
一是協助解決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胡同裡弄和居民家中聽民意、訪民情、解民難,發揮機關資源優勢協調解決或提出建議。二是協助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幫助社區發現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出謀獻策。三是協助推進社區管理規范化建設。圍繞“六型社區”建設、完善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模式和社區自治模式,協助培育好“樞紐型”社會組織。四是協助推進全區重點項目建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協助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城市精細化管理、控違拆違、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重點項目。
二、實行“二級”統籌,牢牢牽住牛鼻子
區級層面加強組織領導把好三關。一是人選關。召開遴選干部部署會,採取自願報名、組織遴選推薦方式,重點選拔有發展潛質的優秀年輕干部。二是定位關。明確提出“螺絲釘”、“排頭兵”、“參謀員”、“小學生”四項要求,確保人入心入、取得實效。三是考核關。制定《進社區挂職干部管理辦法》,從日常管理、嚴格考勤、監督考核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將挂職干部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考評結果作為年度考核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街道層面強化日常管理做好三支持。一是平台支持。綜合考慮挂職干部的年齡、性別、工作背景等因素和社區實際需求,在分配時突出崗位匹配度,搭建挂職干部施展才華平台。二是智力支持。組織開展情況介紹、專家授課、交流研討、實地考察等培訓,確定專人幫帶對挂職干部進行全程指導。三是制度支持。開展動員會、見面會促進順暢對接,健立請銷假、例會制度加強日常管理,採取“請上來”、“走下去”等方式健全督查考核。
三、力求“三增”效果,充分體現實效性
一是增強基層工作力量。挂職干部平均年齡37.6歲,素質高、能力強、精力足,在調研分析、提煉總結等方面彌補社區短板。全區挂職干部與1322戶居民建立長期聯系,人均聯系3.6戶,有效緩解社區工作力量不足的壓力。二是增強社區工作效果。挂職干部將資源優勢帶入社區,為社區開展醫療服務、法宣維權、文化建設等工作注入新鮮力量,累計幫助解決實際問題800余項。三是增強干部自身素質。在直接聯系群眾中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切實加強和改進機關干部工作作風。在親身感受社區工作中接地氣、察民情,增進機關與基層的溝通理解,凝聚工作共識。
(北京市東城區黨建雲平台供稿——張思堯 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