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二號橋街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天津河東區一張“黨員為民服務網”管好社區大小事

2014年10月14日17:15  來源:天津日報

路燈被樹枝遮擋怎麼辦?鄰裡發生矛盾找誰說理?小小為民服務冊,有啥問題就找它。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二號橋街道以黨工委為主導,以基層黨組織為紐帶,建立起轄區企事業單位、在轄區居住的在職黨員、社區黨員及社區志願者為主體的“黨員為民服務網”,協調解決群眾生活中的需求,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瓶頸。如今,由街道統一印制的《黨員為民服務手冊》已送到轄區所有居委會及各樓門,“黨員為民服務網”全面實施運行,家居服務、教育服務、家電維修、醫療保健、技術咨詢等10余個類別的近百個服務項目已延伸到社區。居民遇到什麼大事小情都可以通過黨員為民服務網找到解決的辦法途徑,享受“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事事有人幫扶”的貼心服務。

社區黨員:暢通社區管理毛細血管

“地毯路社區,姓名:侯金奎,提供服務及特長:體育、音樂輔導,提供服務時間:周三、周五、假期……”手持為民服務手冊,二號橋街道辦事處主任孫德華向記者介紹,“黨員為民服務網”自今年5月開始籌建,採取招募集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的形式,建立了社區服務資源信息庫。隨后,街道將印有414名個人會員、77家企業會員姓名以及他們提供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的為民服務手冊發放到12個社區居委會、2個籌備組以及每個樓門。承載“黨員為民服務網”的小小服務手冊,不僅實現了黨員群眾溝通無障礙,更讓群眾享受到快捷、順暢的零距離服務。

來自河北農村的小雨是一個調皮聰明的小男生,一到假期,父母最頭疼的事就是不知道怎麼安排他的假期生活。今年剛一放暑假,小雨父母便來到居委會咨詢。居委會工作人員從服務資源信息庫了解到,居住在地毯路社區18號院的侯金奎老人可以提供體育、音樂輔導,便和老人取得了聯系。侯金奎退休前是一位教師,退休后他看到社區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沒有機會接觸音樂,便購置了不少樂器。每到假期,他就會把這些孩子聚集起來,教他們演奏樂器,用音樂陶冶情操。自從小雨來到侯金奎的“音樂小屋”就迷上了音樂,每天一寫完作業,就跟老人學習樂器。如今,他學會了用口琴、電子琴演奏簡單的樂曲。每次提到這個事情,侯金奎都會高興地說:“孩子能學到東西,受益了,我發自內心的高興,老少同樂是我現在最大的享受。”

居住在紅旗巷社區5號樓4門的李鵬患糖尿病綜合症且雙目失明,隻能靠透析維持生命。前不久,李鵬的愛人又因病住院暫時不能照顧他。李鵬聽說樓棟長馬秀嶺大姐能提供烹飪服務后,特意找到了她,訴說了自己的困難。了解到李鵬的家庭情況,馬秀嶺二話沒說,開始每天為他送菜送飯,幫他料理家務。馬秀嶺說:“作為一名老黨員,雖然我不富裕,但一想到有比我更困難、更需要幫助的人,就住在我家旁邊,怎麼能不伸出手去拉一把呢。能通過自己一技之長幫助別人,是件幸福的事。”

街道黨員:破解聯系群眾中梗阻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是黨最直接接觸群眾、體察民情的觸角,隻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取信於民。

福天裡社區居民李剛夫婦是今年街道新增加的特扶家庭,他們的兒子因患腦瘤於去年8月病逝。為了給孩子治病,李剛夫婦花光了家裡全部積蓄,還欠下一筆債務。不曾想,今年年初李剛被診斷患有嚴重糖尿病,緊接著突發腦溢血,隨后又被確診為肝癌,讓原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欣是二號橋街道人口計生辦主任,在計生崗位上一干就是13年。她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跟街道、區人口計生委進行反饋,經過多方努力,給李剛家庭申請了一筆3000元的慰問金,幫他們解決燃眉之急。日前,二號橋街道、區人口計生委相關負責同志來到李剛家中進行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區人口計生委還向李剛夫婦贈送了一張舒心卡,憑此卡可以免費接受心理咨詢,及時得到正確的心理疏導。

面對“千家萬戶”,費盡“千言萬語”,工作“千頭萬緒”,必須“千方百計”,這是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者的真實寫照。在日常工作中,王欣經常帶領社區計生主任深入到每個特扶家庭,調查摸底、建立檔案、了解需求。為了深化幫扶,二號橋街道建立了長效機制,不定期對本轄區的困難特扶家庭進行走訪慰問,了解特扶家庭情況,及時解決困難,並為其聯系相關部門進行心理調解。將社區教育實驗項目、科技惠民項目與計生的特扶工作緊密相連,在每個社區都建立特扶家庭信息服務系統,對特扶人員開展政策咨詢、困難扶助、精神慰藉等個性化服務。同時,幫助符合條件的特扶人員申請加入街道殘疾人工療站,進行工療康復,減輕家庭負擔。

如今,二號橋街道的特扶家庭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有的人成了社團骨干、有的人現身說法引領其他特扶家庭加入社團,在環境清整、為地震災區捐款、為貧困母親獻愛心等活動中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一支具有特殊身份的志願者隊伍逐步形成。

街道社區:群眾動嘴干部跑腿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就是要通過強化“接地氣”的機制建設,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到更便利、更貼心的服務。在二號橋街道“黨員為民服務網”體系中,社區居民可以將自己的需求報給社區黨組織,經初篩,屬於行政職責的,由街道相關行政部門解決﹔屬於非行政職責的,對照本社區資源服務庫進行匹配解決。對百姓提出的困難和問題,二號橋街道主動協調市、區有關部門,從“被動辦理”到“主動服務”,變“群眾上門”為“干部跑腿”。

最近,寧月花園小區居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該社區的排污工作已通過分流改造得到了明顯改善。寧月花園小區建成於2001年,共有32個樓門,1470余戶。由於小區建成后地下排污管道未與城市主管道連接,居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隻能靠水泵連通化糞池旁的排污井排出。因此寧月花園小區污水跑冒現象時有發生,對居民生活影響很大。但由於管道改造涉及市、區多個部門,且工程復雜,始終未能妥善解決。在接到群眾集中反映希望解決污水外溢問題后,區、街領導多次深入寧月花園小區現場調研,主持召開相關部門現場協調會,籌措資金50萬元,制定解決方案,明確職責分工,跟蹤落實進度。目前寧月花園小區排污工作已通過分流改造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都沒想到,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到能這麼快得到解決。”困擾社區群眾十幾年的問題得到改善,社區居民拍手稱贊。

2010年自朝陽早市建成以來,為了方便居民買菜,區有關部門牽頭將福東北裡社區福中園門前兩側的小區圍牆打通,形成一條通道,方便居民買菜。但是由於路面年久失修,坑窪高低不平,特別是雨天積水嚴重,給居民出行造成不便。街道在了解福東北裡舊樓區改造這一問題后,立即協調區相關部門,對路面進行整修並親自督察施工進度,目前這條無名路已經整修完畢,徹底解決了困擾社區群眾的出行難題。“我們只是想讓老百姓辦事少跑點冤枉路、心情更舒暢一些,讓為人民服務變得更具體、更實際一些。”街道工作人員說道。

轄區單位:調動社會資源協同服務

目前,除414名個人會員外,77個轄區企事業單位作為集體會員也都全部參與到為民服務網中。記者在為民服務手冊中看到,集體會員提供服務的內容非常廣泛,涵蓋社區服務、法律援助、醫療服務、活動策劃、物資捐助、社區代購、環保工作等領域。

針對二號橋地區老齡人口多、困難群體多的特點,街道在幫扶困難群體上下功夫、想招法,整合社區資源,開展“送健康”系列活動,滿足社區內不同群體的醫療需求。二號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集體會員,充分發揮優勢,與街道及12個社區簽訂共建協議,開展了“健康知識進社區”活動。通過定期講座、流動義診、免費體檢、簽訂家庭責任醫生協議等方式,發動社區醫院黨員代表與社區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使醫生走到群眾身邊,緩解困難群眾就醫難問題,將健康送到百姓身邊,使社區群眾真正受益。

對於社區服務資源庫匹配后不能解決的問題,社區將其上報到街道“黨員為民服務網”辦公室,再對照全街的服務資源庫進行匹配解決。如果仍然不能解決,再上報到“天津8890家庭服務網絡”進行解決。二號橋街道與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合作,充分運用“天津8890家庭服務網絡”的資源優勢,吸納了部分加盟企業中信譽可靠、服務優良的企業。對於部分家庭生活困難的群眾,街道還與8890進行協調,進行部分優惠與減免。

“真正解決居民的問題,促使政府職能轉變,不是自彈自唱,必須有調動社會資源共同服務的精神。”二號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林認為,為民服務網的內容不局限於為居民提供社區公共服務,還要聯動社會資源力量,推動多樣化為民服務。事實上,為民服務網鋪開后,居民的大小事都匯集到系統中,其中既有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憑街道、社區之力無法解決的大事。王林表示,政府公共服務資源有限,“為民服務網不能包羅萬象,必須找到解決的出口”。

調動社會資源協同服務就是為民服務網的“出口”之一。王林透露,街道對街域內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單位部門進行了調查和梳理,將轄區內機關單位、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的制度資源、人力資源和服務資源,最大限度地下沉街道、社區,服務居民。

“黨員為民服務網”不僅是一套服務程序,更是一種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正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機制設計的“最遠一公裡”,才暢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二號橋街道通過整合街道、社區和整個轄區內的服務資源,進一步健全服務網絡,搭建黨員為民服務的有效平台,拓寬了黨員聯系群眾渠道,從而把“黨員為民服務網”的理念真正落實到了每一個黨員的具體行動之中。

分享到:
(責編:張玉、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