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於今年2月初正式啟動,全縣共有11個鄉鎮、64個縣級單位、808個基層黨組織、8846名黨員干部參加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縣委突出“八抓”,圓滿完成了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四風”問題初步得到遏制,文山會海少了、田間地頭干部多了,奢侈浪費少了、勤儉節約多了,侵害群眾利益少了、主動服務多了,歪風邪氣遠了、清風正氣近了,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取得了重要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喜人的變化。
一是突出領導帶頭、層層示范,高位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央和省、州黨委對教育實踐活動作出部署后,縣委高度重視,超前謀劃,提前組織,及時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圍繞活動總體要求、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和方法步驟進行周密部署,成立了領導組及其辦公室,組建了13個督導組,健全機構,強化組織保障。縣委於2月15日召開動員會,研究制定了《雲龍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雲龍縣委常委班子活動方案》、《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工作方案》等文件,先后召開5次領導小組會議和推進會,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採取“一封書信+一個電話+一條手機短信”的方式,做到全縣黨員參學全覆蓋。縣委常委班子和班子成員按照“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的要求,帶頭加強學習、帶頭調查研究、帶頭征求意見、帶頭查擺問題、帶頭建立聯系點,帶頭開展批評、帶頭整改落實,以務實精神投入各項工作。24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把1個村、1個縣級部門作為聯系點,全程指導聯系點抓好活動開展,深入聯系點調研指導、講黨課,了解情況、聽取意見,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指導,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各黨委(黨組)負責人切實履行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既當好活動的組織者、推進者、監督者,又當好參與者,全縣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二是突出教育實踐、思想引領,黨員干部的素質進一步提升。全縣堅持把學習教育、思想理論武裝貫穿整個教育實踐活動的始終,各參學鄉鎮和縣級單位“一把手”親自挂帥,積極組織黨員干部採取系統學習和重點研讀、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的方式,始終強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和把握,認真學習中央、省州黨委規定的學習材料,組織觀看了《焦裕祿》、《生死牛玉儒》等先進典型事跡。3月7日至9日組織縣處級領導干部深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學習,深入大理警示教育基地進行警示教育,各參學對象認真撰寫了學習心得體會。先后召開4次縣委常委會和中心組理論學習,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導河北省委常委、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五個准確把握”、“不能表面熱熱鬧鬧,實際上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及“作風建設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等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到教育實踐活動中,切實防止活動走形變味、做成“夾生飯”。認真貫徹落實 “三嚴三實”要求,以焦裕祿、楊善洲、尹錫山、李桂科為鏡子,堅持在深學、細照、篤行上下功夫,使領導班子成員的靈魂深受觸動,提升了境界、提振了精神,為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是突出從嚴要求、真刀真槍,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嚴肅。縣委牢牢抓住找准找實問題這個根本前提,堅持開門搞活動,採取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民情懇談會、火塘會、設立意見箱、隨機調研等方式,多層次、多領域、多角度聽取群眾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作風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意見建議,對問題按“四風”歸類,一風一風列出“問題清單”。在此基礎上,認真開展交心談心、撰寫和修改對照檢查材料、批評意見清單。縣委常委班子於7月23日至24日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全縣11個鄉鎮64個縣級部門於8月10日前壓茬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808個基層黨組織於8月15日前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並按照“好”、“一般”、“差”三個等次完成了全縣8846名黨員的民主評議工作。各級各部門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上,以整風精神動真碰硬深入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大家普遍紅了臉、出了汗、排了毒,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嚴肅認真的黨性鍛煉和考驗,經歷了一次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活洗禮。專題民主生活會后,全縣各級各部門及時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通報會,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按照“好、較好、一般”三個等次,抓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的分析研判,並及時組織需要“補課”和“返工”的黨組織進行“補課”和“返工”。
四是突出立說立行、真查實改,“四風”突出問題進一步解決。縣委始終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州黨委實施辦法作為整治“四風”的重要切入點,將邊學邊查邊改工作貫穿於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加大正風肅紀力度,有針對性地對文風會風、公務接待、上下班紀律、公務用車管理、領導干部外出報告、縣城交通問題、“三清潔”工作和“干群心連心”教育實踐活動鞏固提升等8個方面14個問題進行邊學邊查邊改,各鄉鎮各部門也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邊學邊查邊改,切實回應群眾訴求,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全縣性會議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8.5%,文件數比去年同期下降31.4%﹔制定出台了《雲龍縣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工作﹔對全縣公務用車進行全面清理﹔調整辦公用房206間,調整面積1626.05平方米﹔三公經費比去年同期下降34.53%﹔對侵害群眾利益、群眾辦事難等民生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出台了《雲龍縣國家公職人員問責辦法》,切實狠剎干部隊伍中“庸懶散慢玩浮”不良風氣。一批“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得到有力整治,一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五是突出嚴督實導、不走過場,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州委第23督導組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較真務實的作風、嚴於律己的品質,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從活動開始至今,每一個環節都及時指導,每一道程序都嚴格把關。縣委始終以嚴的紀律、嚴的標准、嚴的措施,抓好教育實踐活動的每個環節和每項工作。各督導組從嚴督查、從實指導、從嚴把關,切實發揮了督促指導作用。縣委活動辦及時對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隨機調研,對發現的問題點對點下發整改通知。
六是突出建章立制、固化成果,作風建設的制度籠子進一步密實。始終把制度建設列為重點,分層分類分步建章立制。各級各部門抓緊做好制度規定的“廢、改、立”工作,逐步解決制度缺位和不到位問題,把作風建設的制度籠子扎得更緊更密。對全縣近十年來出台的涉及“四風”方面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認真梳理,需要“廢改立”的制度規定共61項,其中予以廢止有15項,修訂完善有11項,需要新建有35項(目前已建立14項,計劃再新建21項)。科學的機制設計、剛性的制度規定、嚴格的執行落實,推進了作風建設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使為民務實清廉成為各級黨員干部牢牢堅守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准則,從根本上架起了“高壓線”、埋下了“地雷線”,黨員干部按規矩辦事用權的意識逐步增強。
七是突出特色、創新載體,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縣委及時鞏固深化“干群心連心”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下發了《關於深化“干群心連心”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三一三五”群眾工作法。切實抓好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採取縣委常委聯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指導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開展專項整治、加大人才物幫扶等措施,認真對軟弱渙散的6個村和44個村民小組黨組織進行了整頓。各級干部走出機關,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主動到邊遠山區“串門、認親”,把基層群眾當家裡人,把群眾的話當家裡話,把群眾的事當家裡事,縣級部門把辦公場所設在“村上”、業務辦到“家裡”、服務延伸到“地頭”,集中精力辦實事、解難題。實行民情收集分析和群眾合理意見建議交辦工作制度,定期召開民情分析會,把民情劃分為即辦件、承諾件、補辦件、上報件,分類分層分級辦理,縣委把需縣級辦理意見建議交由縣級職能部門進行認真辦理,進行跟蹤落實,實行干部“點對點”服務,把“群眾想辦的事”和“政府要辦的事”擰成一股繩、匯成一條心,形成“集體的事大家共商、集體的事大家共做”的濃厚氛圍,暢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全縣2761名干部直接聯系群眾6445戶,發放聯系卡6445張,干部進農家1萬多人次,召開民情懇談會3000多場, 領導干部到基層開展隨機調研700多人次,形成調研報告321篇,參與農業生產活動6000多次,收集到合理意見建議3000多條,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1800多件。
八是突出統籌兼顧、互促互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縣委始終把開展活動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緊密結合起來,抓改革促發展、抓創新樹品牌、抓投資穩增長、抓產業強支撐、抓基礎破瓶頸、抓城鎮增活力、抓生態保持續、抓民生促和諧,努力克服下行壓力較大、工業運行艱難、投資增長乏力、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標任務,狠抓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管理、黨的建設,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用改革發展穩定的成果來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成效,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來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全面推進。
(雲龍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