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人民監督作用,依靠人民管黨治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要求,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對於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長期指導意義。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活動伊始就將“群眾參與”放在重要位置,堅持“敞開大門搞活動”、“俯下身子聽意見”,注重強化外力推動,讓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一年多來,一大批多年積累的問題得到有效化解:狠剎了公款送月餅、賀卡、節禮和年貨等行為﹔嚴查了“裸官”、“走讀”、“吃空餉”、“收紅包”等問題﹔整治了一些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現象,都是與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分不開的。有了群眾的支持,帶著群眾的期盼,加強群眾的監督,整治頑症的工作才能勢如破竹,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因此,依靠人民來管黨治黨,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從嚴治黨的重要體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無論是改革發展,還是加強黨的建設,主動傾聽群眾的聲音至關重要。政策措施好不好?黨員干部的作風好不好?還需要怎樣改進?有能力、有資格回答這些問題的是群眾。群眾的想法是朴實的,也是符合實際的,既是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鏡子”,也是衡量工作得失的標准。要堅持和發揚我們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方法,同群眾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從嚴治黨、推動改革發展上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眼裡。誰干得好,誰做實事,誰搞形式主義,誰工作虛浮,誰清廉,誰貪腐,群眾最清楚。要讓群眾的監督深入到黨員干部的每一項工作中,織就密集的群眾監督網,建立安全暢通的舉報渠道,使那些言行不一、背后藏私、違紀違法的“害群之馬”無法遁形,不斷淨化黨的組織肌體。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也是黨治國理政、干事創業的重要法寶。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人民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執政最牢固的根基。黨員干部隻有把群眾看得重些、再重些,真正站穩群眾立場,牢固宗旨意識,才能樹立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