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海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啟示

與群眾血脈相連 與海南命運與共

2014年10月11日13:31  來源:海南日報

每逢重大的歷史關頭,都需要一支為民求是、居安思危、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純潔隊伍。

在70多年前的延安,為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大業,我黨開始了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整風運動。一年多前,當中國走到要以啃硬骨頭的氣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歷史關口,一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深入開展起來。

一年多來,海南落實中央的要求,迅速行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進黨風的深刻轉變,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綠色崛起鍛造一支思想純潔、作風過硬、人民群眾信賴的黨員隊伍。

群眾心中的“海南答卷”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的背后卻是一個鮮活多彩的世界。

在中央第九巡回督導組組織的群眾測評中,認為海南省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效果“好”和“比較好”的比例達到了98.98%。

98.98%,數字浸潤著感情,傳遞著溫度,是汗水和淚水的結晶。

北港島,是今年7月18日超強台風“威馬遜”襲擊海南時受災嚴重的一個孤島。幾乎被台風完全夷平的島上,1140名村民卻奇跡般的一個不少。奇跡的創造,就源於島上10多名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帶領村民凝結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是共產黨員的,全部站出來!”“黨員跟我走!”“黨員最后一個撤離!”夾雜在狂風暴雨中的號令,聲如洪鐘,在海口北港村、在文昌翁田鎮、在昌江烏烈鎮、在臨高潭樓村、在東昌農場、在東山供電所此起彼伏。

嚴重的災情,成了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檢驗場。文昌市2000多名黨員干部頂風冒雨,隻用了短短3個多小時就安全轉移翁田鎮周邊25公裡范圍內的18萬多名群眾。全省基層黨員干部真正成了防風抗災的主心骨,涌現出一大批忠於職守、奮不顧身的先鋒模范人物,郭起森、林維勇、溫和等6名黨員干部,甚至光榮犧牲在抗風救災的第一線,他們生動地詮釋了海南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所帶來的強大戰斗力。

災后重訪北港島,很多老阿婆提起這些村鎮干部,豎起大拇指,直說四個朴素的字:“共產黨好。”這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力量。

隻有群眾,最能臧否黨的工作。一年多來,海南百姓的直觀感覺是,廣大黨員干部醒了腦、提了神,花架子少了,干實事多了﹔鋪張浪費少了,勤儉節約多了﹔侵佔群眾利益少了,主動服務群眾多了。遇到三災八難,都是干部多跑腿,百姓少跑路,組織幫著干,黨組織就是老百姓身邊不走的工作隊。

整個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一支能打硬仗、敢啃骨頭、全心為民、清正廉明的隊伍,精神煥發,踏上征途。

作風建設的“海南擔當”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落實中央精神,也是解決海南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群眾路線,對堅持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海南黨員、干部而言,體會尤為深刻。“山不藏人,人藏人”,群眾路線這個被西方譽為“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秘密”和“最重要的軟實力”,正是引導海南革命一步步走向勝利的法寶。

歲月遠去,腳程日新。如今,海南正奮進在“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和譜寫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的歷史征程上。這既是中央的戰略,也是百姓的期許,是瓊島900多萬人命運與共的夢想。

疾風知勁草,風雨見精神。海南能不能打好這一場硬仗?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6年來,取得矚目成就,但毋庸諱言,相比這麼好的自然條件,這麼好的政策和機遇,海南欠發達省情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仍然落后於全國發達地區。究其根源,盡管有眾多的客觀因素,但歸根到底還在於黨員干部的作風和能力問題。從建省之初的房地產虛熱、產業“空殼化”的畸形發展理念,到后來不時出現“炒概念”、“炒政策”、“炒資源”等現象,無不折射出一些領導干部急功近利、漂浮虛夸的不良作風,特別是不思進取、貪圖享受、推諉扯皮、吃拿卡要、以權謀私等“庸懶散奢貪”行為,延誤了海南發展,挫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干部作風和素質能力成為制約發展的“短板”和瓶頸,直接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

正是對這一問題的深刻自省,海南省委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特別近年來重點部署抓作風建設,提出“抓作風就是抓發展”。

中央要求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海南帶來了促進干部作風和發展環境實現根本好轉的天賜良機和“及時雨”。

思想問題是總開關。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反映的就是境界高不高、宗旨忘沒忘、情懷深不深的問題,正是一滴水裡見大海。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發展環境越復雜,就越要求海南增強憂患意識,踐行群眾路線,切實解決好黨員干部“是誰、為誰、靠誰”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做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隻有信仰之光,可以照亮發展之路。隻有作風正,才有民心順,也才有海南興。

緊貼省情的“海南特色”

黨的干部,一定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的態度,真心誠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骨不能缺鈣質,人不能缺精神。事實表明,有真理想者,才有硬擔當。生態文明、發展普惠、為深化改革探路等海南面臨的任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如何結合中央的要求、海南的目標和實績的工作,真正踐行好群眾路線,發揮出核爆效能?

中央要求高度聚焦“四風”,推進21項專項整治。省委堅決貫徹中央要求,緊密結合海南省情提出了“八個結合”的要求,推出了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惠民政策不落實、農民增收難、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等五大重點任務。

“這次征地清點的青苗數量准確,補償款發放公開透明,土地雖然沒了,但我們農戶都滿意。”2013年9月24日上午,西環高鐵建設中被征地的臨高博厚鎮榮貴村農戶羅小江表示對征地工作很滿意。全長344公裡的西環高鐵征地,隻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沿途8個市縣就全面完成了2.05萬畝土地、34萬平方米房屋的征地拆遷任務,而且實現“零阻工、零上訪、零投訴”。同樣做到“零上訪”的,是樂東黎族自治縣推動殯葬改革期間,9個月遷墳82751座。

征地、拆遷、遷墳這些公認的難事,為什麼得以在海南順利推進,而且實現“零上訪”?在當地群眾看來,“征地工作的關鍵是把工作做細,要公開、透明、准確,多從我們的角度考慮一下,我們自然就滿意、放心,也會多從政府的角度去考慮。”所以,靠的還是各級黨委政府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真抓實干,正確決策﹔靠的是各級干部進村入戶做扎實過細的思想工作,用親民務實的作風感動了群眾,促進了黨群干群關系的極大改善﹔靠的是基層黨員、黨組織在密切黨群關系上做到“零距離”,用真情實感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敢於解決真問題、認真為民辦實事,是海南省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個突出特點。

聚焦“四風”問題不散光、不走神,讓行動成為最重要一環,整改成為最關鍵一步。通過公開征集意見,發現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信訪積案問題。於是省委每位常委、副省長包一個信訪積案,沉到基層“釘釘子”,直接化解了10多個久拖不決的信訪積案,維護了5000多名涉信訪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隻有解決真問題,才能贏得萬民心。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足額發放征地款、侵佔挪用瓜菜大棚補助資金等問題予以嚴肅查處,追回補助資金5130萬元。群眾普遍關心的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貼、環衛工人高溫補貼、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實事,都得到及時解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海南自然稟賦優越,發展熱帶高效農業潛力巨大,但農民人均收入卻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海南省委借助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股東風,在全省掀起“我為農民增收辦實事”主題活動熱潮,從省裡到市縣一齊發力,帶著真情實感、拿出真金白銀,在特色產業扶持、品牌推廣、集約經營、產銷對接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實招、探新路,切實加快農民致富增收步伐。為推動農產品銷售,省委主要領導牽線搭橋,促成相關部門與阿裡巴巴集團合作,並在淘寶網開設“特色中國·海南館”、“海南廚房”,精選5大類產品160家企業4000個品種上線銷售,有效解決農產品“生產易、運輸難、銷售難”的瓶頸問題。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我為農民增收辦實事”活動成效顯著,2013年全省農民增收12.6%,人均年收入8343元,增速位於全國前列。

黨風政風,帶動民風。凡人善舉、見義勇為在海南大地層出不窮。拾金不昧的拉面館店主馬牙古拜、兩度舍身救人的殘疾青年朱江沅、在超強台風“威馬遜”中勇救16人而英勇獻身的文昌青年符傳道、連續6天超強度工作不幸殉職的海口環衛工鄧育軍……平民英雄的正能量,形成了文明向善、正義張揚的社會潮流,詮釋著人性之美、海南之美,成為海南科學發展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生動展示。

創新實踐的“海南體會”

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帶頭包案解決信訪積案、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牛開成”等活動、解決農民增收難等突出問題……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海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圍繞貫徹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深入實踐,創造了很多好做法好經驗。認真總結好、運用好這些經驗,可以為深化作風建設、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提供有力的借鑒和指導。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海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故而行之有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高不高興,有何期盼?要放開了讓群眾來說。工作做得好不好,因何錯位,又有何良策?也要放開了讓群眾“拍磚”。首先從海南省委常委會開始,放下架子、放下身段,通過座談、調研、訪談、征詢、公布電話等方式,聽取一切渠道的意見建議,並將整改方案形成省委省政府兌現為民辦10件實事的承諾。

在貫徹中央要求時,海南針對省情,找准和解決突出問題,提出解決“四風”突出問題、農民增收難、農村人居環境差、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等,自始至終都將反“四風”與“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逐一研究解決干部思想不夠解放、農民增收困難、排解涉法涉訴積案阻力大、農村“垃圾圍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貼、環衛工人高溫補貼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

順利推進這些問題的解決,以常委包辦制為代表的“領導帶頭”是關鍵。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歷史上許多政策、舉措之所以沒有真正落實,社會上之所以潛規則盛行、不少人以不守規矩為榮,原因在於一級看一級,看看有沒有較真。海南在整個活動中,始終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先學一些,先查一步,先改一著。在整改上更是領導帶頭突破,在用車用房、因公出國等方面標紅線、設雷區,開放公務用車“瓊EA”號段、上交超配的越野車、騰退多佔的辦公用房,無一不是率先向自己開刀。

作風建設要從嚴抓落實,“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也是海南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又一條經驗。“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與其嘴上日行千裡,不如邁好腳下一步。因而海南嚴格督導指導,傳遞壓力和動力,堅持“嚴”字當頭,一個一個環節把好關,一項一項任務抓落實。各個環節都制定評估標准,每個環節結束后都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對評估不合格的要求“回爐”、“補火”或者返工重來。思想認識上不去的不放過,查擺問題不聚焦的不放過,自我剖析不深刻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群眾不滿意的不放過。對一批“遇事拍腦袋、干事拍胸脯、出事拍屁股”的“三拍”黨員干部,予以嚴肅處理。

活動的根本,在於宗旨意識的全面回歸,在於讓群眾感受到黨的先進性、公信力,既洗禮思想,又贏得信任。全省形成了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的良好態勢,把愛黨、憂黨、親黨、護黨落實到生活工作的各個環節。

永不停歇的“海南腳步”

歷史輪輻不會停止轉動,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黨員干部能做人講良心、做官講責任,一身正氣、一心為民,這絕不是一時之功。活動的結束,當前網上輿論比較憂慮的就是擔心反彈,害怕“收尾就是收場”。

但這次不一樣。發展的重任和光榮的使命,都促使海南要繼續以“釘釘子”的精神,將作風整改與時俱進、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目前,全省已經啟動“不干事、不擔事”突出問題專項督查,就是要將中央堅持不懈抓作風建設的要求,堅定地貫徹下去。一項教育活動結束了,一次靈魂洗禮留下了,一種工作狀態開始了。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用行動轉變作風,用實效取信於民。這樣的經驗永遠不會過時。

政如農工,當日夜思之。在新的歷史遠征中,尤其需要銘記:隻有人民,可以創造歷史。除了人民,我們別無所依。

對於發展歷史的千轉百回,和綠色崛起的雄關漫道而言,海南的“趕考”不會停止,也不會輕鬆。此時此刻,尤需兢慎。海南的發展處在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歷史使命,更加要求全省黨員干部牢記宗旨,與人民血脈相連,與海南命運與共,不斷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持之以恆改作風。

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恰如歷史本身一樣滾滾向前,不舍晝夜。

分享到:
(責編:袁璐、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