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把群眾的事情“問”到底

——重慶市沙坪壩區探索群眾全程參與的“三問”服務機制

2014年10月11日09: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重慶市沙坪壩區堅持開門原則,把群眾路線貫穿服務群眾工作,探索“三問”機制,辦好群眾事情,讓群眾滿意。

開門“問道”。圍繞群眾最期盼、最迫切、最關心的是什麼?建立找問題、找辦法同步的“問道”機制。一方面,深入找問題。深化城鄉黨組織“三方互動”機制,建立黨組織民情懇談、領導干部定點聯系村社區企業、黨員干部聯系“三老三戶”等聯系機制,保持聯系群眾和收集問題渠道暢通。另一方面,敞開找辦法。推行重大事項征詢“兩代表一委員”意見機制,組建40名高校學者等專業人士在內的5個顧問團,開展“沙區是我家,發展靠大家”金點子征集等,圍繞區域發展和民生大事要事,廣泛吸收各方智慧。今年以來,共走訪黨員群眾11621人次,走訪調研300家骨干企業,收集各類意見建議8663條。

出門“問政”。圍繞黨員干部如何透明公開辦好群眾的事情?建立三管齊下的“問政”機制。一是把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建好區、街鎮、村社區三級服務中心,安裝應用群工系統,規范運行機制,讓群眾的問題根據類別層次和難易在三級服務中心中得到解決。同時,整合黨建、計生、綜治等功能,在全區城市社區劃分818個黨建網格,形成“1名社區干部+1名網格黨小組長+N名黨員志願者”的網格服務體系,直接面向群眾服務。二是把辦事過程放在群眾眼皮下。堅持建立台帳、挂單整治、陽光整改,把群眾關注的事項都公開。今年,34個窗口服務單位、執紀執法和民生服務部門的班子整改方案、四風突出問題整改清單,全區10個專項整治情況都通過《沙坪壩報》等媒體公布。三是把群眾歡迎的做法用制度固化。積極探索整治部門作風、強化項目落實等行之有效、各方認可的做法,並梳理總結為整治部門“小官僚”作風“六步工作法”、“一個項目、一個責任人、一個團隊、一套措施、一個考核辦法”工作機制等,形成作風建設、服務民生等5個方面21項制度。

敞門“問效”。圍繞群眾的事情解決的效果好不好?建立“三級”問效機制。一是部門評審。聘請34名行政執法監督員,組建40人暗訪庫,啟動電子監察系統,並由交辦督辦單位抽查暗訪、辦理單位回訪,先行評審和把關。二是社會評判。設立固定和網上征求意見信箱,公開聯系監督電話,讓社會各界對各項整改工作進行監督。探索獨立第三方監督評價機制,在作風效能建設中,聘請第三方機構開展現場測評。三是群眾評議。開展服務對象“百企評部門,千人評機關,萬人評窗口” 行動。今年,以片區會形式,組織百家企業評議29個執法監管部門,組織千名服務對象評議38個黨政部門和24個街鎮機關﹔通過設置滿意度評價器、問卷調查等形式,組織萬名群眾評議32個服務窗口,並將評議結果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目前,落實“三問”機制,全區投入19.7億元辦好年度24個市區兩級民生項目,群眾反映的2334個問題已解決1920個,佔82.26%。 (重慶市沙坪壩區委組織部)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