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賈汪區組織全區機關黨員,成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以所居住社區的綜合服務中心為陣地,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構建長效化服務機制。
筑實堡壘“有陣地”
為方便黨員志願者開展各類服務活動,該區對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分批進行了改擴建,按照“服務區域最大化、辦公室面積最小化、社會效益最優化”原則,合理分配空間,慈善超市、一站式服務大廳、辦公活動用品、文體設施、規章制度、標識標牌等基礎配套基本齊全,有利於開展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衛生保健、關愛幫扶、矛盾調解等活動。今年上半年,該區完成了新夏社區、泉旺頭社區、群力社區服務中心改擴建工作,總計投入資金240余萬元。
創新服務“有載體”
一是建立快速回應系統,提供便捷服務。開通“365服務QQ群”和“365陽光熱線”,讓居民足不出戶便可及時地反應問題和困難。黨員志願者將自己的手機號作為服務熱線公布於眾,24小時開機,隨時接聽居民來電,並迅速回應﹔建立“1+1”(1名社區工作人員、1名黨員服務隊員)接辦、反饋制度,成立治安巡邏、物業協管等隊伍,全面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平。二是開展“我與你同行”活動。面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量身定制,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定向服務活動。針對上述人員生活空虛、缺人照料等實際情況,探索出“一室兩卡一能”關愛新模式,即建立“信息檔案卡”和“愛心聯系卡”,對上述人員至少進行一項娛樂、健身項目培訓,為他們打造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三是打造多元平台,提供多樣服務。開辟4室2站。4室即“政策咨詢室”、“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矛盾糾紛調解室”,每個服務室安排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和一名陽光服務隊員組成“AB角”負責管理。2站,一個是陽光隊員建立的“急難特事服務站”,對居民反映的急事、難事、特事,採用“特事特辦”方式,第一時間進行調查了解並及時加以解決﹔另一個是“愛心互助站”,主要由社區一些熱愛公益事業的居民組成,他們主動幫助年老體弱,孤寡獨居的老人,照顧他們日常生活。
規范運行“有機制”
一是建立服務對接機制,讓群眾需有所幫。黨員服務隊每月都要走訪社區群眾,了解他們的收入、健康情況,為他們建立檔案,為各類困難群眾指定相應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員作為聯絡員,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如:組織有法律專長的黨員開展義務法律咨詢活動,為有需求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組織具有醫療衛生專業知識的黨員為困難群眾提供義務救護、上門服務、護理服務等。二是建立黨員監督考核機制。加強“黨員服務隊”長效機制建設。健全工作網絡,初步形成黨總支志願者服務總隊,調解支隊、宣傳支隊、行動支隊和巡邏支隊的二級服務網絡﹔建立信息反饋制度,開通社區服務熱線,設置服務信箱,保証志願服務人員與居民面對面﹔完善工作制度,堅持《工作室管理制度》、《志願者管理制度》、《志願者崗位職責》等制度,保証黨員服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三是建立群眾評價機制,提供滿意服務。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黨員服務隊工作成效的檢驗標准,建立了“一會一評一選”評價機制。“一會”即每季度開一次意見收集會,將本季度收集的意見匯總,在會上研討分析,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新的規劃﹔“一評”即每季度開展一次群眾滿意度測評,每戶可為黨員支志願者服務質量評星,全優則為5星,依次遞減﹔“一選”即每季度由居民投票評選優秀志願服務隊員,由社區黨總支進行表彰。
目前,全區黨員志願者已開展免費法律咨詢103場,醫療宣傳講座96場,提供免費上門醫療服務363次,化解基層糾紛矛盾270件,推進實施環境集中清理900多件次,贏得群眾廣泛支持。
(賈汪區黨建雲平台 鄭有為 張先芹 沙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