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無私奉獻、頑強拼搏” 唱著軍墾之歌,一路走來鏗鏘有力的腳步,精神抖擻。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在這個陽光燦爛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裡,我們迎來了祖國65周歲華誕。為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更好地發揮全場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創建“為民務實清廉”型政黨,興凱湖農場黨委以深學、細照、篤行“三嚴三實”,用實際行動銘記紅色經典,傳承革命精神。
追溯—— 那一段鮮紅色的“記憶”
早在六十年前,1954年6月,時任鐵道兵司令員兼政委的王震乘火車離京前往黑龍江省湯原縣視察,產生在黑龍江搞機械化農場的思想。同年9月,王震再次來到黑龍江省,前往已派鐵道兵5師副師長余友清率部踏查密山、虎林、寶清、饒河一帶荒原,最后定在虎林縣境內建點辦場。1955年元旦,以余友清為場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八五〇部農場”在虎林縣正式成立, 1955年初,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司令員王震來農場視察,在愛民大隊(今八五〇農場一隊)召開全場燒荒現場會,並親自點燃了第一把荒火,拉開了北大荒墾殖史上艱苦創業的序幕。1956年6月,國務院成立了農墾部,王震就任第一任農墾部長。從創建八五0農場開始,王震將軍用兩三年時間就在遼闊的北大荒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墾荒高潮。國營農場由最初15個很快就發展到96個,耕地面積由41萬畝發展到457萬畝,拖拉機早1.1萬馬力發展到6.2萬馬力,糧食年產量2400萬斤遞增到4.54億斤。在沃野千裡的黑土地上形成了龐大的農場群,這些農場大部是生產糧食和大豆為主的機械化農場,成為如今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昔日荒涼的北大荒如今變成了富饒的北大倉。如今在北大荒至今還流傳著許多王震將軍的故事。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接受—— 一次純粹的紅色“洗禮”
烈日輝映黨旗艷,紅色教育聖地行。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始建於1993年。於1994年9月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1995年8月被農墾總局黨委授予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稱號,1996年5月被農墾總局團委授予北大荒青少年教育基地稱號,2004年被省團委授予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興凱湖農場黨委以踐行群眾路線為生命線,以核心價值觀聚人氣提士氣,在全場開展“緬懷先烈風採,繼承和傳承墾荒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全場各界黨員干部、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百余人懷著對先烈精神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王震紀念館,接受紅色洗禮,緬懷先烈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並在王震將軍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簽名寄語等活動。全體人員滿懷敬仰之情參觀了這部全面反映王震將軍率十萬轉業官兵墾荒邊疆艱苦創業的歷史畫卷。通過此次參觀活動, 全體人員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禮,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體黨員、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成為黨員、干部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了對黨的革命傳統本質內涵的深刻理解,並決心以實際行動自覺繼承和大力弘揚“追求真理、百折不撓,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忠誠使命、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 促使各項事業推進有更加深厚的群眾基礎,牢記使命矢志不渝,立足本職建功立業。
傳承——一種不朽的英雄“精神”
與先輩英烈對話,向先輩英烈看齊。在園區內新建的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建筑面積607.5平方米,分為正廳和東西側廳。正廳北側中央,160厘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上安放著王震將軍85厘米高的半身漢白玉塑像,后面是長23米的鍛銅浮雕《先行者》,反映了50年代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的光輝歷史。東廳展示的主要內容是向北大荒進軍,弘揚北大荒精神。展廳內收藏有王震將軍和北大荒開發建設者的實物、照片等200余幅(件)。西廳展示的主要內容是實踐“三個代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展廳收藏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人的親筆題詞以及墾區英模人物、優質產品等方面的實物、照片等200多幅(件)。傳承一種不朽的英雄精神,不論時隔多入,他們都音容宛在,風採依舊。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要學習先烈‘革命理想大於天’的堅定信念,爭做政治忠誠的領導干部。
當下,少數人信仰迷失,在追逐物欲、名利中迷失航向,甚至墜入違法犯罪的深淵,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全場黨員干部要以學習先輩為鏡,以“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已,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為民情懷,做密切聯系群眾的好干部。要嚴格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深查“四風”,破積弊,樹新風,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給自已“治治病”、“排排毒”,達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首先是要學習先烈“視死如歸勇向前”的無畏精神,做敢闖敢試敢擔當的領導干部。其次是要學習先烈“艱苦奮斗不忘本”的優秀品質,做勤政廉潔的領導干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構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培養良好的工作、生活作風,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勤儉朴素、自律慎行,正確行使好手中的權力和組織的信任,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領導干部的身先士卒樹立黨員干部隊伍良好的形象。第三要時刻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 把堅持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多為職工群眾多辦好事、多做實事,以老百姓看得見、信得過的新變化,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
通過與先輩英烈的對話,興凱湖農場全體黨員干部將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堅守他們忠貞不渝的理想追求,懷著對祖國充滿熱愛之情,對社會充滿感激之情,對人民充滿敬畏之情,努力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確保在任何條件下本色不變、先進永葆,使它成為興凱湖農場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帶領全場職工群眾早日步入全面的小康社會。
(黑龍江省密山市興凱湖農場紀委雲平台供稿 張慶禮 隋喜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