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江蘇句容民政局:踐行群眾路線 堅持民政為民

2014年10月11日08: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民生政策群眾是否知曉、落實得怎麼樣?”“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是什麼?”這些問題,對於聯系群眾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民政部門來說,一直是最為關心關注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句容市民政局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走向基層,深入一線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以立說立行立改的工作作風,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切實解決群眾困難和問題,力求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進一步體現了“為民、創新、奉獻”的民政精神。

抓學習 轉觀念 改作風

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是搞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環節。該局採取多種方式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紀和道德品質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和黨紀觀念。要求全局黨員干部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增強群眾觀點、加強作風建設”為主題,對開展學習教育活動進行部署。同時,組織全體機關干部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20周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身邊人眼中的周恩來》《亞夫追夢》電教片。結合全市村(居)委會主任培訓,邀請了江蘇大學於曉琪教授為全市村(居)委會主任、民政系統黨員干部進行了“黨的群眾路線”理論輔導。邀請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原局長劉正發為系統黨員干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組織黨員干部祭掃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重溫入黨宣誓。結合“學習亞夫精神,踐行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圍繞“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開展了學習交流和心得體會征文活動。向群眾學,了解群眾所思、所憂、所急、所需。

走基層 訪民情 解民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該局堅持開門搞活動,採取了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方式征求意見和建議。在服務“窗口”擺放意見薄、機關大廳設立意見箱、開設征求意見專用電子郵箱、專用QQ等方式進行網絡問諫﹔通過印發《關於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泛征求意見的實施方案》,發放征求意見表書面求諫﹔利用召開業務工作會、局離退休黨員干部座談會、特邀監督員座談會、基層分管民政工作領導和民政辦公室人員座談會,舉辦全市村(居)委員會主任培訓班的機會進行現場征諫﹔通過實地走訪進行上門訪諫。廣泛征求和聽取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意見建議。

在“民情家訪”中,該局堅持做到了“解民之急”。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符合民政有關政策規定的,當下能夠解決的,拿出意見,即說即辦,責任到人﹔對符合民政有關政策規定,需要一段時間解決的,制定辦理方案,明確辦理時限和責任人﹔對不符合民政有關規定的,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做出具體解釋說明。

同時,以進民居、解民困、暖民心“三民”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先后開展了系列活動。

為傾聽群眾呼聲,了解基層意見,開展了“訪需問計走基層”活動。局機關成立了7個工作組,深入到7個鎮的29戶民政對象家中,面對面征求他們對民政局工作及其窗口服務單位“四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結合每年一度的低保工作審查,組織開展了“百村千戶”大走訪活動,組織工作人員深入低保家中,進行真實查看走訪。讓群眾真切體會到“民政為民”、“陽光操作”。歷時一個月,走訪了2000戶低保戶。“訪需問計走基層”、“百村千戶大走訪”、“黨員獻愛心,孤兒受關愛”

切實掌握民政政策落實情況和民政服務對象的真實生活狀況,讓孤兒感受到溫情與關愛。在局系統黨員中開展了“黨員獻愛心,孤兒受關愛”結對幫扶活動,局系統30名黨員與30名孤兒建立幫扶關系。

抓落實 求實效 惠民生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民政局根據新要求修改民政局公務接待制度,召開各類會議,力求精簡高效﹔與此同時,努力改進文風會風,不搞文山會海,促使機關作風邁上新台階。同時,明確社會救助、雙擁、喪葬陋俗整治、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及民政能力和作風建設為今年全市民政重點推進的六項工作,高度關注民生、重視民意。

針對市民反映的我市長期以來存在的喪葬陋俗現象,該局積極研討調研、與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關於鼓勵我市城區居民文明辦喪給予補助的通知》。從2014年9月1日起,對城區21個社區居委會居民文明辦喪事的,給予1000元一次性補助,市殯儀館還免費負責接送遺體(骨灰)。

為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提高供養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保障五保供養對象的基本生活權益,市民政出台了《句容市農村五保供養服務站管理實施細則》。分別對站務管理、財務管理、衛生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管理、人員管理、獎懲制度等提出要求。

為加強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該局又結合工作實際,出台了《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工作意見》,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管理力度﹔嚴格管理工作責任﹔加強尊老敬老工作﹔增強法律意識,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強民主管理制度﹔開展養老服務機構檢查﹔依法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和登記手續等七個方面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作出規定。還會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公安消防大隊重點對全市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和民辦養老機構的食品採購、食品衛生、消防設施、安全制度進行了全面檢查,確保將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為幫助貧困殘疾人員解決失聰、出行等困難,該局通過積極爭取,從省福彩助殘康復中心爭取了助聽器安裝、假肢安裝、輪椅配送項目,為30名貧困失聰人員免費安裝了價值達30萬元的助聽器,為47名貧困人員免費安裝了假肢,為行動不便的貧困人員配送一定數量的輪椅。

為解決全市群眾因突發性情況造成的暫時生活困難。該局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要求,資金設立了50萬元“救急難”公益基金,使更多困難群體在低保、臨時救濟等傳統救助范圍之外能夠得到實質性幫助,並同時出台了《救助辦法》。(徐成明 鐘學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