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省各活動單位強化問題導向,認真回應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回應對照檢查材料查擺的突出問題,回應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回應上級黨組織和督導組點明的問題,邊學邊查邊改,細化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賬,明確整改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採取有力措施跟蹤推進,確保逐項逐件整改到位,以打硬仗、動真格的態度抓好整改落實,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盯緊“四風”問題抓整改
“他們有時早上到鄉鎮,下午就回城裡,周末更是難見到人。”這是以往三明市沙縣部分群眾對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吐槽”。而如今,在沙縣富口鎮的村民王小花眼中,已是另一番景象:“干部利用晚間來家訪,了解我們的需求,政府辦公樓周末晚上也有人值班,找他們辦事更方便。”作風轉變,讓“吐槽”成了點贊。
這些年,“走讀”干部日漸引發群眾不滿。教育實踐活動中,沙縣出台干部駐鄉鎮制度,下大力氣整改“走讀”現象。如今,除制度明文規定的“鄉鎮干部周一至周四應住在鄉鎮”、“周五夜間、雙休日和節假日,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必須有一人在崗帶班”等“硬規矩”外,一些鄉鎮還積極推行“駐村夜訪”等自選動作,“走讀”之風得到有效遏制。
“走讀”,說白了是“四風”之一的享樂主義作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危害極大。我省緊扣活動主題,將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改進干部作風作為整改落實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整改工作,首先要抓好黨員干部思想作風的整改,以作風的轉變推動其他問題的解決。”省委書記尤權強調。
省委常委班子帶頭念“緊箍咒”,針對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出的17條“四風”突出問題和提出的7項整改措施,逐條逐項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省委、省政府領導還深入活動聯系點調研,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對於整改的意見建議。
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文山會海、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公款吃喝送禮等8個方面問題,以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4個方面不正之風和基層黨員干部違法違紀行為,我省展開專項整治,把會所中的歪風、培訓中心的腐敗、裸官問題、干部走讀、吃空餉等問題列入整治內容,以重點突破推動作風整體好轉。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會議文件、達標評比和節慶會展過多過濫的問題,通過整改,我省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和參加人員規模﹔從嚴清理和規范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嚴厲整治授牌晉級泛濫等現象。數據顯示,第一批活動單位較活動開展前,壓縮會議32.1%,壓縮文件18.73%﹔第二批活動單位較活動開展前,壓縮會議27.25%,壓縮文件16.99%,壓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1794個,減少42.56%。
在整改落實過程中,我省建立起了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整合資源,集中力量解決問題,形成了以上率下、統籌聯動、整體推進的整改工作格局。第一批活動單位既主動承接省級領導班子相關整改任務,又主動認領第二批活動反映出的問題,落實整改責任,著力解決問題﹔各行業系統主管部門和垂直管理部門主動結合職能職責,堅持上下協力,一竿子插到底,把整改工作落實到基層單位。
上下聯動,真抓快改﹔措施給力,成果顯著。如針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我省從上到下都堅持邊查邊改,不斷克服“庸、懶、散”和辦事效率低下問題,倡導“馬上就辦”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到目前為止,全省已經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276項,減少12.1%﹔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486項,佔審批事項9.22%﹔全省建立起縣鄉村各級行政服務中心33393個,查處辦事刁難群眾典型案例35個,涉及58人。
各地也有針對性地對存在的“四風”問題進行整改,讓群眾看到整改“成績單”。
借整改落實,福州市開展私人會所清理整頓工作,江濱一號、映山紅餐廳、藝博園等8所市民眼中“高大上”的公園餐廳全被關停。福州市紀委還嚴查黨員干部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私人會所違法設立經營,以及將公園綠地、歷史建筑等公共資源變為私人活動場所尤其是私人會所等問題,急剎“會所中的歪風”。福州市馬尾區向社會反映強烈的在編不在崗、違反有關規定調離不下編、偽造人員編制騙取財政資金等問題“亮劍”,52名在編不在崗人員被清理,其中22人被辭退,5人被責令調出該區。
立足群眾關切抓整改
9月,寧德東湖邊的高速公路高架橋下,一片綠意盎然,不少市民正在修葺一新的廣場中休閑健身。“這裡原來是個典型的臟亂片區,沒想到現在卻成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市民劉女士不禁感嘆。
寧德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心城區停車難、健身休閑場地少等問題,相關部門利用高速高架橋下廢墟建設休閑長廊,增添綠化帶和休閑園,並配建300多個停車位,既綠了城市,又解決健身休閑場所和停車難問題,一舉多得。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從群眾的期盼和願望出發落實整改舉措,著眼便民利民,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平台,著力解決群眾辦事難的問題,讓群眾在活動中得到實惠。
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各地各部門在充分調研論証、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落實各項舉措,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過程中的難辦之事——
省衛生廳積極盤活、整合和優化醫療資源存量,圍繞進一步擴大醫療資源,計劃將全省床位建設規劃目標從按戶籍人口計算調整為按常住人口計算﹔長汀縣把壓縮的440萬元“三公”經費投入農村教育事業,實施農村小學助學項目,讓全縣735名貧困小學生每天免費吃上雞蛋、喝上牛奶,10個農村學校食堂也得到改善﹔德化縣破解外來務工人員“參保難”,將符合“在德化轄區企業務工且連續參加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滿五年”等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及配偶子女納入新農合范圍,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的醫療衛生服務和保障待遇。
解決好基層聯系服務群眾問題,是強化基層組織的必由之路,各地在整改中也紛紛亮出新招,旨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壽寧縣在全縣110多個村(社區)設立服務群眾工作站,設立包村干部聯絡員,開展“排查為民事項,服務便民辦事﹔排查矛盾糾紛,服務化解問題﹔排查困難群眾,服務生活保障﹔排查制約瓶頸,服務經濟發展”活動。廈門市思明區廈港街道先后開展了“小事不出樓”、“十代三幫”等系列活動,做細做深做實群眾服務。莆田市荔城區對54個鄉鎮便民服務事項集中清理,統一規范辦理流程,督促相關部門又下放9項審批權限,目前,60多個審批、服務事項群眾在鄉鎮一級就能辦理,免去了來回奔波之苦。
要讓群眾增強安全感、提高滿意度,切身感受社會公平正義,還必須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上杭縣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城鄉低保存在人情保、關系保、重復保等現象,開展城鄉低保評定不公問題專項整治,查辦了5個鄉(鎮)11名村干部貪污、擠佔低保資金案件,建立健全低保民主決策、公開公示、舉報核查、責任追究等制度。永泰縣對東門社區居民反映強烈的近十年未能辦理土地使用証和房產証的問題立抓立改,通過特設清理辦,開展一站式服務,年底前可以完成兩証發放。
聚焦加快發展抓整改
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實踐活動中,干部群眾反映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問題之一,就是發展腳步不夠大、發展速度不夠快。
一些山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乏力,是活動中干部群眾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為此,省委召開九屆九次全會進行專題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扶持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出台42條加快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發展和41條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
我省各地也紛紛以落實整改工作來推動產業發展、推進城鄉建設,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南平市圍繞打造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全面實施綠色發展綱要和行動計劃﹔搶抓高鐵時代到來重大機遇,加快推進178個總投資1311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堅持新區老區聯動發展,全面加快武夷新區和延平新城建設,讓群眾“每天都會看到新的變化”﹔推進實施食品加工、旅游養生、生物工程等產業行動計劃,千億產業風生水起……今年上半年,該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全省第一、工業投資增幅全省第一,在經濟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各項經濟指標平穩較快增長。
龍岩市圍繞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抓整改,充分發揮生態、文化、區位和老區蘇區優勢,努力探索“綠色經濟·生態家園”的科學發展之路。比如針對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不足等突出問題,設立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於支持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光電、軟件等)、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兩化融合”。
在整改過程中,各地各部門還主動深入一線幫扶企業,積極回應企業需求。
以企業反映強烈的融資難題為例,仙游縣發揮黨員干部作用,由縣委組織部與農信聯社共同推出黨建金融靠前服務方案,選拔40名黨員和金融業務骨干組成黨建金融指導隊,奔赴100家重點企業服務,幫助不少企業成功貸款。泉州市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推動銀行業機構創新“無間貸”“年審貸”“年年貸”等續貸無須還本的金融產品,推行工廠化、批量化審貸新模式,滿足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等舉措,為小微企業構建立體式金融服務體系,打通融資“最后一公裡”。
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發展上水平。整改落實工作把解決問題擺在最重要的位置,由此帶來的嶄新變化和務實成效,既拉近了廣大黨員干部與群眾的距離,也為我省掃清了種種歪風邪氣,打通了跨越發展之路。(記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