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芽萌動的1月,到碩果盈枝的9月,今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關於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統一部署,安徽銅陵獅子山區在全區機關,開發區、鎮辦社區、村,學校,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中,抓住“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抓好學習教育、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查擺問題、深入開展批評,強化整改落實、著力建章立制,各級黨員干部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定理想信念,經受黨性鍛煉,摒棄“四風”之垢,滌除思想塵埃,爭當發展先鋒,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深入學習,廣泛聽取意見,密切聯系群眾。區委常委會帶頭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等材料。學習“楓橋經驗”和雷鳴事跡等群眾工作先進經驗和群眾先進典型。在全區開展集體學習交流、集中調研走訪、宣傳先進典型、進行廉政警示教育等“四個一”活動。3月16日上午,該區區委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交流會,區委常委班子成員開展交流發言,帶頭“晒”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與此同時,該區組織開展機關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交友結親”活動,鎮辦社區機關黨支部與所屬村居、企業,區直機關黨支部與社區、村居結對共建,機關黨員、干部主動入戶走訪,做到“四個一”,即結交一戶群眾,用實際行動增進與基層群眾的理解和互信,成為群眾的知心朋友﹔發放一張干群聯系卡,與結交群眾互留聯系方式,暢通聯系渠道﹔建立一份民情檔案,走進田間地頭、群眾家中,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掌握第一手資料﹔幫助解決一件實事,力所能及地協調解決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真心實意服務群眾。此外,區活動辦制定了群眾期待大家談和“真心話”征集活動方案,通過網站、微博、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等方式,將“面對面”溝通交流和“背靠背”征求意見相結合,保証聽取的意見建議原汁原味、不打折扣,暢通群眾利益訴求和意見建議表達渠道。
立行立改,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該區開展治平庸提能力、治無為提效能、治享樂提正氣 “三治三提”專項整治活動,整治推諉扯皮、消極應付、辦事效率低下等現象。實行“三公”經費公開公示,凝聚風清氣正、勤儉節約的正能量。開展社區“三減一加強”專項行動,清除挂牌92塊、上牆制度287個。積極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並認領公益崗位。在農村,開展送服務上門活動,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提供事務代辦、費用代繳等服務﹔新建或修繕村民文化活動場所6個﹔成立大學生村官臨時黨支部,廣泛開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五比五爭先”活動,引導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服務農村。此外,該區緊盯各類問題,實行領導牽頭,責任到崗到人,逐條建立台賬,逐條挂牌銷號。對列入“問題清單”的整改項目,一抓到底,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將整改任務一件一件落實到位。整改的過程請群眾監督,整改的效果由群眾評價,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整改落實的根本標准。
建章立制,力求管用長效,鞏固活動成果。針對查找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抓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制定了《獅子山區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流程》,完善了《獅子山區政府採購和招標管理暫行辦法》,出台《獅子山區廉政風險重點監控單位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獅子山區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廉政風險防控實施辦法》,突出全程防控。與此同時,該區結合實際,以問題為導向,以管用為要求,以長效為目標,健全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制度、健全干部作風狀況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管理規定等,固化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成果。同時注重上下聯動、整體推動,將制度建設落實到責任部門、責任人,嚴格規定完成時間,力求制度建設務實、管用、長效。對違反制度規定的追究責任,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有規必依、令行禁止。該區《關於機關工作人員工作日去向公示制度》出台后,區監察局、效能辦跟蹤檢查,明查暗訪,對6名機關工作人員違規行為進行了通報。
如椽彩筆繪新景,似錦繁花碩果豐。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獅子山區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轉變作風、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治穩定、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良好局面。到8月份,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5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01.51億元,同比增長18.4%。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單位引進市外億元以上項目內資合計44.08億元,佔全年目標任務的73.5%,超序時進度6.8個百分點﹔財政收入也有大幅增長。一批制度建設的實踐成果和為民服務的惠民成果,成為這個金色秋天的收獲。據該區活動辦數據顯示,在9月中旬召開的教育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會上,該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
(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仇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