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春縣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邊學邊查邊改,從活動一開始就改起,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讓群眾切實感到變化、見到實效、得到實惠。
圍繞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持立行立改。堅持邊學習、邊查找、邊整改,實打實、硬碰硬地解決問題,回應群眾期盼,縣委立即實施了“五個一批”專項行動方案。針對紅冉公司與膠農產權糾紛遺留問題,抽調202名黨員干部組成7個工作組進駐膠區開展矛盾調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大黑山膠區調處工作全面完成,壩溜膠區調處工作有序推進。針對縣城區交通運輸市場秩序混亂和“臟、亂、差”現象突出的問題,開展了縣城區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通過開展道路交通整治、道路衛生整治、道路秩序整治三方面工作,有效規范了縣城區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觀。針對元綠二級公路綠春隧道及過境線工程未完工導致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在州委、州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和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歷經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全長10余公裡、總投資2.3億元的綠春過境線和綠春隧道全面建成通車。
圍繞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專項治理。開展了“四風”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提出43項具體整改事項,集中力量整治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等突出問題。活動以來,全縣建立完善並聯審批制度,清理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76個,佔33.93%,群眾辦事“四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改進文風會風,狠剎公款吃喝、鋪張浪費,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全縣各類會議減少33%,會議經費下降29.7%,上半年公務接待費用減少38.1%,公車運行費用減少23.4%。開展了“吃空餉”、領導干部企業兼職、黨政干部違規參與經商辦企業等清理整治活動,清理吃空餉、在編不在崗、編外聘用人員問題9起,處理人數9人。針對機關“庸、懶、慢、浮、奢”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開展了“機關轉作風、服務促發展”實踐活動,嚴厲查處了一批頂風違紀的黨員干部,通報了違反紀律規定的15家單位和上班遲到早退、紀律鬆弛、不務正業干部22名。通過專項整治,干部作風明顯改進,群眾觀念明顯增強,社會風氣明顯淨化。
圍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抓好整改落實。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一項一項制訂整治方案,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時間表,集中攻堅,跟蹤問效。扎實推進“美麗家園”建設,目前,全縣完成整合2014年度“美麗家園”項目建設資金17711.1萬元,完成預計整合資金21861.14萬元的81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開發開發公益性崗位277個,新增城鎮就業31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2人,困難人員就業64人。扎實推進基礎教育工作,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實施農村中小學愛心廚房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全覆蓋”工程,上半年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954.29萬元,“兩免一補”、“營養改造”計劃專項資金落實6017.544萬元,完成師資培訓1126人次。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已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機構115家,新農合參合率達98.3%。針對突出的治安問題和治安問題突出的區域,組織開展了打擊賭博、整治文化、娛樂場所專項行動。開展“兩搶一盜”專項行動,共立各類刑事案件77起,破38起﹔受理治安案件123起,查處123起,查處率100%。
圍繞作風建設常態化問題,抓實建章立制。按照制定計劃“不亂套”、扎緊籠子“不疏漏”、落實規定“不打折”的思路,切實抓好整章建制,確保用規范制度固化整改成效。全縣各單位精心制定制度建設計劃,建立了制度建設台賬和進展情況周統計、月報告制度,定期盤點銷號,逐項明確要求。對制度建設大而化之、應付了事的,堅決“補課”、“返工”。縣級梳理出需要“廢、改、立”制度規定52項,修訂完善《綠春縣機關問責暫行辦法》、《關於深入推進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維護群眾利益“五級聯動”工作意見》等內部管理制度22項﹔建立完善改進文風會風、規范績效考核、密切聯系群眾等作風建設方面的制度6項﹔計劃新建民生資金和農村“三資”督查、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制度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制度10項。其他相關制度正在抓緊制定之中,同時,注重加強對原有制度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對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嚴格問責制度,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雲南省綠春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白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