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紅花崗區打造“四心服務”,抓實整改黨員干部“四病”問題,進一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
“上心”服務,主動幫困解難,破解“冷漠病”。針對“工作缺乏熱情激情,態度生硬,為民辦事不上心、服務群眾不熱心,對群眾訴求隻聽不辦、對問題困難隻問不幫、對群眾疾苦冷眼相看”的問題,全區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三進三民”活動,主動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一是主動走訪知民情。全區3507名機關黨員干部積極下基層、走村寨、進廠房,發放民情聯系卡、民困幫扶卡、民眾服務卡45萬張,走訪群眾24.3萬戶,走訪覆蓋面達80%以上,建立民情台帳212本,征集意見建議1315條。二是組織關懷解民需。通過基層組織“網格化”設置,實行黨員干部“組團式”服務,實現黨群干群“經常性”聯系,整合社區黨員、駐村干部、退伍軍人、志願者等力量,推動服務團隊在院落(樓宇)亮身份、亮承諾,群眾有事隨時都能找到組織、找到人。三是結對幫扶聯民心。利用節假日走訪慰問,傳遞黨的溫暖進萬家,促進廣大黨員干部與86320戶結交,與31470戶結友,與3623戶結親,辦好事、實事1.13萬余件,發放“生活困難幫扶金、醫療救助金、就學救助金和失業救助金”9840萬元。
“多心”服務,切實為民辦事,破解“梗阻病”。針對管得過多、辦事程序多、審批環節多、互為前置多,門檻過高、手續過繁,循環審批、多頭審批﹔見困難就縮、見問題就推、見利益就上、見功勞就搶的問題,全區規范服務平台,厘清責任分工,減少審批程序,切實為廣大群眾辦實事。一是整合資源建“一站式”平台。會同區發改局、區投資促進局、區監察局、區政府法制辦等部門,整合了財政、城管、工商、司法、信訪、民政、勞動保障、群工站、計生、黨政辦等多家職能部門資源,實行敞開式辦公、“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健全全區全程代辦、重大項目綠色通道、聯合審批等制度。二是厘清責任創“公開化”服務。在優化運行流程基礎上,編印“黨的聲音進萬家群眾服務手冊”,針對每項行政職權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在辦理主體內部明確辦理的崗位、權限、程序和時限等,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目錄在政府網站上公布,同時印制成冊在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點等群眾集中辦事的場所進行公開。三是部門聯建作“快捷化”審批。服務中心將原來分散在各局46個科室審批事項整合到20個行政審批科,督促部門對行政審批科充分授權后整體進駐服務中心,進一步將實際進駐的27家單位集中到1家服務中心、6家分中心,共同辦理行政審批等事項232項,集中辦理169項,項目辦理在法定時限上壓縮達52%以上,整改后接待量提升了近5倍,辦結率提升到99.69%,群眾滿意率達99.68%。
“用心”服務,重塑干部形象,破解“散漫病”。針對“‘懶慢浮貪’,崗不愛崗,愛崗不敬業,紀律鬆鬆散散、工作慢慢騰騰,不落實﹔工作推諉扯皮,講價錢、談條件,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了,拖著辦事、應付了事”的問題,全區機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培訓,打造“零距離”微笑服務,重塑黨員干部良好形象。一是明確文明用語。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文明禮儀專題教育,印發有關於窗口部門文明禮儀的相關書籍並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領悟實踐,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文明禮儀修養。二是明確主動服務。主動向辦事群眾問好,主動向辦事群眾宣傳政策,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杜絕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做到事事快辦、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三是明確禮貌接待。工作人員接待服務群眾堅持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提供服務熱心、解釋政策耐心、接受意見虛心。今年以來,服務中心共有13851人次參與評價,其中,非常滿意13345次,滿意363次,滿意合計13708次,不滿意合計143次,滿意率98.97%。
“真心”服務,勇於擔當負責,破解“軟骨病”。針對“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吃拿卡要﹔不敢擔當,事事請示,唯命是從,眼睛向上不向下,工作唯上不唯實”的問題。一是主動亮服務內容。實行服務內容、辦事程序、申報材料、辦理時限、收費標准及依據“五公開”。通過工作簡報、顯示屏、設置咨詢台等方式公開審批流程、注意事項以及審批進度,供群眾隨時查詢。二是主動亮職責身份。窗口人員統一著裝,黨員佩戴黨徽,統一制作座牌,亮出姓名、職務、崗位職責、聯系方式和舉報方式,強化自我約束。三是主動亮承諾內容。窗口人員圍繞轉變作風、服務群眾作出服務承諾,通過監督崗、公開欄、網站等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以來,服務大廳共受理各類審批事項38471件,辦結38381件,辦結率99.77%。其中即辦件受理36259件,辦結36259件﹔承諾件受理2212件,辦結2122件。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嚴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