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重落實、重長效,圍繞反對“四風”、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管理等重點內容,固本強基,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了127項制度要求,深入推進黨員干部轉作風、提效能,切實推動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長效化常態化。
健全了以“提神提速提效”為核心的反“四風”機制
緊緊圍繞反“四風”這項根本任務,著眼於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鞏固成果。圍繞反對形式主義,重點建立健全一批密切聯系群眾和工作落實機制,如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民主黨派意見建議監督反饋跟蹤機制,村(社區)“機構牌子多、考核評比多、創建達標多”清理整治等26項制度規定。圍繞反對官僚主義,重點建立健全一批領導率先垂范、行政改革提效的機制,如縣級領導“領創領辦領銜”,縣領導“六個一”聯系制度、“百名局長幫百企”、開發區派駐機構及干部、開發運用“常山縣機關干部工作日志”系統等35項制度規定,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趙一德對干部網上日記做法作出了批示肯定(常山的做法好。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取得實效)。圍繞反對享樂主義,重點建立健全一批規范黨政機關工作待遇、生活福利標准的機制,如黨員干部辦公用房清理整改、黨政機關公務接待和津補貼發放管理等12項制度規定。圍繞反對奢靡之風,重點建立健全一批厲行節約、定期督查的機制,如“正風肅紀”三級督查聯動常態化,規范公務支出公款消費,“三公”經費使用情況檢查以及“酒局”、“牌局”等14項制度規定,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形成全程反“四風”的高壓態勢。
深化了以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為目標的基層組織建設機制
堅持推動縣領導挂鄉包村聯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採取“聯動整治、分類施治、專項整治、建章立制”四治法,持之以恆地抓好整頓轉化,全縣27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00%得到轉化,其中7個村配齊配強黨支部書記,5個信訪矛盾突出村基本得到解決,2個財務混亂村得到專項清理。積極探索社區黨建模式,整合全力機關黨建資源,推出社區黨組織“1+N組團合約”共建模式,即由1個社區黨組織與N個轄區單位黨組織聯合共建,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服務群眾共同體。目前,常山縣社區黨組織“1+N”組團共建模式入圍全國“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制定出台了《常山縣“黨性體檢”處置不合格黨員暫行辦法》,科學劃定10條評定紅線,完善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暢通黨員“出口”通道,處置不合格黨員23名,其中除名2名,打破黨員終身制,實現黨員隊伍的自我淨化。
完善了以“有作為、敢擔當”為導向的選人用人機制
出台了《常山縣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管理辦法》、《關於嚴格縣直部門中層干部管理的暫行規定》、《常山縣農村基層干部問責辦法(試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推進縣、鄉、村三級干部隊伍規范化、常態化管理。其中,《農村基層干部問責辦法》明確了44條問責情形以及相關問責程序和結果運用,解決不同心、不在崗、不作為問題。全縣共有49名村干部受到不同程度問責。建立健全“實崗鍛煉”、“實戰選將”等選人用人機制,採取上挂、外派、互派、下派、抽調工作組等形式注重在農村基層、企業服務、項目攻堅和矛盾處置等一線鍛煉干部干部、發現干部,大膽提拔使用一批“獅子型”、“螞蝗型”、“老牛型”干部。今年以來,共選派39人上挂(外派)鍛煉,50多人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集中辦公,180人擔任生態指導員,提拔或轉任重要崗位69人(半數以上是重點工作選派活動中實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干部)。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王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