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是與群眾聯系的重要紐帶,良好的作風有助於密切與群眾的關系,加強與群眾之間的聯系。中山南路街道黨工委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群眾意識,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強化服務意識,抓好作風建設。街道黨工委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觀點不動搖,始終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目標,自覺加強黨性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地位觀,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增強服務群眾造福於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緊緊圍繞“三嚴三實”要求,以嚴實的作風改進工作和生活中的作風,強化宗旨意識,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建立完善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制度,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不斷提高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切實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千家萬戶,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強化群眾意識,解決實際問題。街道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了解群眾實際情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在接待來訪群眾時熱情友好,親切服務,主動聽取其訴求,並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幫助。建立網格化網絡,以社管信息化和一站通平台為載體,便捷服務群眾,讓社區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享受一站便民服務﹔讓社區老人在家就享受網格員們提供的退休認証、老年卡辦理等服務,對困難群體的致困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加大民生工程的宣傳力度,讓社區群眾應享盡享各項民生優惠政策。傾力開展黨員干部結對幫扶促發展,努力擴大幫扶范圍,真正讓民生工程惠及每名困難群眾。
強化民主意識,提高決策水平。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建立健全黨工委議事規則,開展經常性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加強黨工委領導班子作風建設,規范完善了決策程序,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等各項制度。班子成員按照責任分工,落實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落實各項公開辦事制度,做到重大決策、重大問題必須由集體討論決定。深化黨務、政務公開,黨員干部帶頭發揚民主,聽取各種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做到果斷不獨斷,總攬不獨攬,不斷提升民主作風,提高集體科學決策水平
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強化創新意識,提高責任感。街道黨工委要求街居干部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於探索新思路、尋找新辦法,面對問題敢於承擔,努力解決不退縮﹔二是增強全局意識,提高工作敏銳性。在履行工作職責中,做到思維快、反映快、應對快,尤其在處理突發性事件中,爭取在第一時間拿出對策方案,積極承擔起應盡的職責。在工作中增強敏感性與預見性,找准定位,抓住重點工作,高標准、嚴要求地處理好,確保萬無一失。
強化自律意識,深化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堅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通過“四風”問題的整改落實,在建機立制環節,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廉政談話、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從制度上保証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規范從政。加強日常監督,制定監督管理機制,營造拒腐防變的良好氛圍,讓每個黨員干部都嚴守黨紀國法,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修為政之德,樹立清正廉潔、一身正氣的良好形象,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蝕,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踏踏實實做事,確保勤政、廉政。
(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中山南路街道黨建雲平台供稿 蔣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