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西藏日報評論員:總結經驗提高認識固化活動成果

2014年10月02日09:50  來源:西藏日報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盡期”,貫徹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進入后半程,怎樣才能避免短期效應、防止“四風”反彈?需要認真總結經驗,著力深化對新形勢下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規律性認識﹔需要做到“以剛性的制度規定和嚴格的制度執行,確保改進作風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總結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做法、成功經驗和取得的突出成效,把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化。政貴有恆、治須有常。我們常說,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頑固性,就以眼下而論,“四風”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領域老問題改頭換面還在出現,新問題又接二連三暴露出來。這一切都警醒我們,改作風還得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

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我區各地各部門在改進作風上真抓實干,創造了不少經驗。好經驗不僅要發揚,成熟的還要上升為制度。隻有進一步用制度把改作風的成效固定下來,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四風”問題卷土重來。

作風方面的積弊頑疾,歸根結底要靠制度來祛除。要通過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把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以來我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深入推進黨的建設、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成功實踐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較強指導意義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並堅持落實好。無論是中央出台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章制度,還是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都是在努力塑造制度權威、打造制度之籠。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面前說一不二、紀律所向利劍高懸,釋放出從嚴治黨的正能量。形成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必須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保証各項制度間的相互銜接、相互貫通。否則,各項制度各說各話,甚至相互打架,基層就會莫衷一是、無所適從。制度系統化,管得住現在、跟得上發展、經得起檢驗,才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將“四風”排出黨的肌體外。

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活動成效的根本標准,使總結的過程成為認識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進的過程。向群眾交出一份什麼樣的答卷?要切實做到防止前緊后鬆、防止矛盾積壓、防止簡單粗糙、防止短期效應。要著力抓好整改落實,向群眾公布整改清單、作出整改承諾,說出一條就要做到一條,抓整改要動真碰硬,嚴明責任、加強監督。整改方案必須廣泛吸納群眾建議,整改結果必須廣泛接受群眾評判,群眾滿意的才能通過,群眾不滿意的就要“補課”。能不能積極聽取群眾意見、能不能按照群眾意見整改,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原則和宗旨意識的試金石。堅持開門搞活動,發揮群眾積極性,就一定能匯聚起改進作風的正能量,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偏不虛不空,圓滿達到預期成效。

改作風,怕的是虎頭蛇尾,難的是善始善終,要的是久久為功。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強化監督為重點,將從嚴治黨、改進作風的要求落到實處,我們就一定能根除頑瘴痼疾,把我們黨建設成作風嚴謹、組織嚴密、制度嚴格、紀律嚴明執政黨,才能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成效。

分享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