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廣西昭平縣兌現整改承諾取信於民

2014年09月30日09: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廣西昭平縣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扎實開展整治“舌尖上的浪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10項專項整治,做到整一項好一項、改一件成一件,兌現整改承諾,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一、整治“舌尖上的浪費”。針對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少數黨員干部還存在“公款吃點喝點不算什麼”、“小題大作”的錯誤思想,該縣從制度、思想和行動上三管齊下狠剎吃喝風。一是完善公務接待實施細則,規定“同城不吃請,鄉鎮機關灶,村級零接待”。通過把好范圍關、標准關、報批關,從制度上解決好公務接待人數審核不嚴、超標准等問題。二是縣委常委班子以身作則,堅持“三個帶頭”作表率,即:帶頭在下鄉開展工作時,一律在鄉鎮食堂吃工作餐﹔帶頭在干部工作調動時,不搞公款宴請﹔帶頭在召開大型會議時,多“打包”開會,壓縮會議時間,減少會議工作餐招待。三是嚴查違禁行為,重點整治公務接待超標、黨員干部違反“禁酒令”行為和在公共場合縱酒造成的酒后失密泄密、擾亂社會秩序行為。通過打出組合拳,整治“舌尖上的浪費”取得良好效果,今年1—7月全縣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11.7%。

二、整治干部庸懶散問題。長期以來,少數黨員干部“熬日子”、佔著位置不干事,群眾反映強烈。該縣扎緊“制度的籠子”,從嚴整治黨員干部不作為問題。一是推行“541”工作制遏制干部“走讀”。實行干部職工每周在工作地工作和住宿的時間不得少於“5天4夜”、到基層調研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少於1天的管理規定,深入開展“理論夜學、民情夜訪、民事夜議”活動。15名干部因工作日未在工作地住宿或去向不明被通報。二是推行請銷假管理制度防治干部“脫崗”。出台縣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請銷假制度,細分因事、因病、因公和特殊假日請假等四種可請假類型,明確請假審批權限、程序和相關佐証要求。實行事前書面請假制度、請假去向報備制度和請銷(續)假執行不力問責制。今年1—8月,全縣黨員干部請假人數同比少兩成。三是推行抽借調管理制度整治干部“漂移”。出台縣鄉鎮干部抽借調管理辦法,明確干部抽調工作的原則、條件、期限及抽調人員的教育管理等問題,嚴格審批程序,如抽借調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需經縣委主要領導審批。開展整治清理大行動,對“未審先借”、“借而不還”的借調單位進行問責,清退違規抽調的教師和干部。目前,已清退違規抽借調鄉鎮干部15人。

三、解決群眾報批建房“辦証難”問題。群眾反映建房“辦証難”,是“事難辦”中最突出的問題,該縣從解決這個問題入手,帶動機關一系列辦事難問題的解決。一是下放審批權限。制定城鄉規劃區農村居民建房管理規定,明確有關部門、鄉鎮、村委會的相關職責、建房申請和審批原則及條件、法律責任。“該放的權一律放”,絕不容許“截留”。住建部門把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証》、私人建房規劃驗收等行政審批權下放到鄉鎮政府﹔同時將房產、牆改等11項審批業務放到縣政務中心住建窗口集中辦理。二是取消審批前置條件。把原來作為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証前置條件的防雷、人防、抗震、消防、環保等5項調為后置條件,隻要業主在房屋驗收前把上述5項辦妥,達到驗收條件即可。華泰藥業有限公司是取消辦証前置條件受益的第一家公司,辦理醫藥產業園項目的建設工程用地許可証和規劃許可証用時不到一周,這是過去不敢想象的事情。三是嚴肅窗口辦証紀律。縣住建局進駐辦証大廳工作人員由3名增至8名,同時嚴格實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對推諉、拖延或拒不辦理的,追究有關領導和值班人員責任。目前,私建辦証時間控制在3個工作日內、公建辦証時間控制在10個工作日內,比原來縮短了三分之二以上。

四、解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整治難”問題。該縣森林覆蓋率全區第一,但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屢屢發生、多次整治收效甚微,群眾意見很大。該縣用問題倒逼、聯動整改,推動各部門、鄉鎮形成合力整治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一是劃定整治范圍,開展限期整改。規定各鄉鎮在轄區內先行自查,對盜伐林木、非法採砂淘金、企業超標排污、生活垃圾污染、違規佔用耕地(林地)、違章建筑等6類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進行拉網式大清查,並將清查情況匯總上報。縣林業、公安、環保、國土、水電有關部門在鄉鎮配合下對破壞生態環境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復查定性、分類歸口、統一公示、限期整改。二是部門鄉鎮聯動,實施會戰攻堅。成立由縣委政法委、公安、司法、水電、住建、國土等部門黨員業務骨干組成綜合執法大隊,統一協調有關部門、鄉鎮,共同發力開展春季破案戰役、非法採砂淘金專項整治行動、環境安全隱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動“回頭看”活動等會戰,逐項查處亂搭亂建、非法淘沙、亂砍濫伐等破壞環境行為。累計查處涉林刑事案件19起,搗毀非法採砂淘金船隻29艘、拆除採砂船採砂機具38艘,查處違法違章建筑21處,取締非法企業(窩點)121家。三是紀檢監察介入,發揮震懾作用。紀檢監察部門監督整治全過程,要求涉及其中的黨員干部率先整改,對限期內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對推諉、不作為的相關鄉鎮、部門實施聯動問責。五將鎮林業工作站兩任站長涉嫌玩忽職守導致亂砍濫伐,被立案調查。今年以來查辦黨員干部違法違規的相關案件6起,有力地推動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整改302起破壞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五、破解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針對城區一些義務教育學校一個班就有六七十名學生,群眾反映“上學難”的問題,該縣通過增加教育投入、加強科學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等措施破解“大班額”難題。一是改善辦學條件。設立縣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並將壓縮黨政機關“三公”經費和修建樓堂館所經費主要用於加強義務教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今年全縣投入888萬元用於建設義務教育學校教學樓等設施。同時制定《昭平縣加快改革創新全面振興教育行動計劃》,計劃2014-2017年投入資金7610萬元,用於遷建城區的昭平鎮第三小學和昭平鎮實驗小學、新建城區第二所初級中學等。二是規范招生管理。實行“學區制”管理模式,重新劃片調整城區學校招生范圍,嚴格執行戶口所在地就近入學,堅持按標准人數辦班、新生每班安排在55人以下、高年級學生隻出不進的原則。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城區小學停止招收學前班學生,將學前班辦學壓力分解到城區15所有資質的民辦幼兒園,騰挪出原學期班擠佔的教室、教師資源補充到義務教育教學中。三是整合師資力量。從鄉鎮學校公開選調30名教師到城區義務教育學校任教,同時招錄58名特崗教師補充到各鄉鎮學校。通過上述措施,秋季學期全縣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教室20間、教學班級25個、學位1125個﹔城區小學平均每班人數降到52.3人、初中降到52人,有效破解了“大班額”問題。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