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深圳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現場會在龍華新區召開,龍華經驗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深圳市最年輕同時也是人口最為密集、民生短板相對突出的新區,龍華如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脫穎而出?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方面有何突出之處?積累多年的“老大難”“硬骨頭”為何被龍華一一啃掉?日前,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龍華新區黨工委書記姜建軍。
因民而改:“零時限”審批推動學校提前1年招生
南方日報: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一年,龍華新區也將今年確定為“改革創新年”,您能否談談,新區是如何審視改革與教育實踐活動,兩者如何在新區實現了結合?
姜建軍:龍華新區是深圳新一輪改革的產物,肩負著建設“兩區一城”的重要歷史使命,應該說,從深圳到龍華,改革的精神一以貫之。以民為本、為民辦事,是改革創新的最初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而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在服務民生上下工夫,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龍華新區雖然處於深圳地理中心,但在過去屬於原關外邊遠地區,發展走的是工業化、半城市化的路徑,以人為本、以民生為本沒有擺到一個重要層面,片區的民生欠賬比較突出。
新區成立后,我們把城市發展和民生需求結合起來,用過去三十多年發展的經濟成果,來支撐未來城市化進程中的民生需求。但現實問題是,龍華片區民生欠賬多,上學難、看病難、出行難表現得尤為突出,採用傳統的工作思路無法在短期內補齊民生短板。所以必須改革,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城市發展和服務民生中的一系列難題。
比如,目前引起廣泛關注的政府投資項目審批“零時限”改革。按照傳統的審批思路,審批和開工“一條線”管理,環節過多,且串聯開展、審批時限過長,造成大批關涉民生的項目久久不能落地,成為“空中樓閣”。對此,我們啟動“零時限”改革,堅持依法行政與遵循工程建設規律、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以“保開工、優監管”為核心,“建審分離、分級管理、流程再造、並聯審批”,盡可能減少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來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使行政審批大提速。
按照零時限的審批模式,民治民順學校原本最快明年秋季才能投入使用,但今年9月提前一年開學招生,及時緩解了當地學位緊張的局面,學生家長都給我們點贊。
動真碰硬:“在這些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我們沒有退路!”
南方日報: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龍華新區敢“啃硬骨頭”,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如梅觀高速免費、沙嚇村水浸、沙元埔變電站建設等,在群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龍華是怎麼做到的?
姜建軍:在教育實踐活動前期的查擺問題階段,我們黨工委班子就提出,要把歷史的責任承擔起來,龍華好的、不好的東西都要認領,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一種胸懷和魄力,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問題,更不用談用解決問題的實效去取信於民了。
回到龍華的區情實際上來,新區的民生欠賬中存在多年未能解決的“老大難”、“硬骨頭”,這些也是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攻堅克難?為什麼我們要辦實事?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群眾的需要。隻有心中裝著群眾,才能不回避、敢碰硬。
比如民治沙元埔變電站的問題。全市超負荷的供電站55%在龍華新區,也就意味著龍華的供電矛盾尤其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新區成立迎來了大發展,用原來已經不堪重負的供電設施面臨爆棚的危險,一旦發生故障,將會嚴重影響周邊數萬居民的生活和片區的經濟發展。所以,我們認識到,變電站必須建設,在這些問題上,我們沒有退路,否則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統一了思想,積極主動地做群眾工作,將變電站對環境的影響主動、毫無隱瞞地通過專業人士宣傳到位,既要讓變電站建起來,也要讓群眾健康得到保証、環境得到改善。現在,變電站的建設得到了群眾的理解,進展基本順利。
固本強基:深化“兩化”建設將“最后一公裡”走實
南方日報:基層是踐行群眾路線的主戰場,如何把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打通走實,黨組織若拿不出好的表現,一切都無從談起。請問龍華新區是如何部署黨組織建設的?
姜建軍:的確,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依托,在這裡扎營的黨員干部,既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形象大使,也是具體為民服務的“操盤手”。黨員富於責任感,就能溫暖一片群眾﹔黨組織充滿戰斗力,就有萬家燈火的溫馨。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舉行的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使新區的干部和黨員都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得到了提高和進步。目前,新區正在積極構建以社區綜合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工作站、股份公司、轄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社區組織共同參與、多元共治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
同時,新區繼續深化基層黨務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打造一支“專業、專心、專注”的黨務工作者隊伍,提高基層黨建的科學化水平,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一是以健全制度機制為基礎,制定《推行基層黨務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兩化”建設提供機制、人員、經費等保障﹔以強化務黨能力為核心,加強針對性培訓,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履職能力﹔三是以完善職業保障為重點, 在全國率先構建專職黨務工作者資格認証體系,實行初級、中級、高級資格三級認証。今年上半年,黨務工作者通過走訪基層,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60多條,90%以上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受到了轄區黨員群眾的歡迎和認可。
行走龍華:“作為群眾的一員,去發現真實的龍華”
南方日報: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詬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迄今為止,在作風建設方面,您最深刻的感觸是什麼?
姜建軍: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改造人,以新的作風來引領未來的發展。怎麼改造?就是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走群眾路線,首先得樹立群眾的眼光,將自己還原為群眾,否則你是看不出問題的。
這方面,感觸最深的要數“行走龍華”,這是我提出來的一個民生體驗工作法,就是突然通知領導班子去哪裡上車,然后隨意開到新區的一個點,把人放下,大家自由組合,邊走邊看,回來一起總結感悟和問題。
為什麼會有“行走龍華”?我們老講聯系群眾,走到群眾中去,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情深深觸動了我。有天晚上,我們接到舉報說發生了地陷,第二天一早開車過去,地點很明確,但開車來回繞,就是找不到。后來,我們將車停在一邊,沒走多遠就發現了地陷點。
之后,我一直在反思,為什麼坐車看和邊走邊看完全不同。其實,在群眾關切的問題上,尤其是市容環境,如果坐在車裡,群眾看到的我們往往看不到。再考慮到龍華的區情實際:高開發度的城中村、大量鐘擺人群的存在,特別是歷史形成的復雜的地下管網等因素,都決定了領導班子看問題必須從群眾的切身感受去體會、調研,然后決策,而不能隔著車窗看,否則出台的工作舉措從一開始可能已脫離了群眾,后面就一直如此。
因此,我提出要“行走龍華”。行走,就是作為群眾的一員,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體驗和觀察,發現真實的龍華,盡可能客觀、全面的把握區情,為龍華的發展作出正確的決策。行走龍華,不確定時間,無論白天或者夜晚,晴天或者下雨,現在,“行走龍華”已經成為新區常態化的工作機制,4個辦事處都已經在跟進開展。(策劃/統籌:張建明 江強 撰文:記者 吳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