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制約發展的瓶頸,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淮安市探索實施“三清單一公示”機制,建立問題認領清單、整改交辦清單、落實銷號清單,把辦理結果向群眾集中公示,推動各類問題整改制度化。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說:“啃下‘硬骨頭’,不達目的不罷休。淮安的體會是,通過常委領辦、督查推進、群眾評議,最終贏得群眾點贊。”
專項整治,常委領種“責任田”
“攻堅克難勇氣不足,啃硬骨頭力度不夠”是市委常委會查擺出來的問題之一。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環節,市委常委領辦專項整治項目,是淮安防止專項整治走過場、“雨過地皮濕”的重要推進機制。該市推出16項專項整治項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並在媒體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所有市委常委和部分黨員副市長結合分工及“四風”問題整改,人人認領“責任田”並牽頭推進。
9月15日上午,淮安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姚曉東帶頭,各市委常委逐一匯報領辦的專項整治項目進展情況。結果顯示,各市委常委領辦的整治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有序。其中,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市區西南化工區居民搬遷問題,共需完成搬遷1562戶,目前已完成1095戶,完成搬遷總量的70%,全部搬遷工作可在今年底前結束。
督查推進,兵分四路“零遺漏”
淮安市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結合專項整治工作內容,量身打造了專項整治工作督查方案,成立了督查組,於本月中旬兵分四路開展了明查暗訪,確保督查“零遺漏”。
根據該市部署,督查工作由市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統籌,四個督查組由市委組織部等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帶隊,成員從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抽調,每組8人。督查採取基層推薦與隨機抽點、座談交流與實地察看、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市委督導組逐一普查。督查內容涵蓋全市16項專項整治工作推進落實情況以及中央新確定的奢華浪費建設工作清理情況、培訓療養機構及腐敗工作整治情況、辦公用房整改“回頭看”情況等。
淮安市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督查中一旦發現問題,無論是市委常委和黨員副市長領辦的專項整治項目,還是其他三項整改工作,將一律問責,真正做到“不達目的不罷休”。該市先后查處了清河環衛處強行索要慰問費、市醫保中心工作推諉扯皮、12345平台交辦事項久拖不決等問題﹔對作風情況明查暗訪,通報處理163人﹔開展兩輪縣鄉機關干部“走讀”情況督查,發現問題30個,問責處理73人。
整改好不好,群眾滿意才算數
8月6日,網友“黃先生”反映淮安區城北小學南面巷內12盞路燈不亮。經區網絡辦交辦,該區路燈公司現場核查后制定維修方案並施工。在回訪中,“黃先生”稱路燈已於8月9日修復,表示感謝……
無論問題大小,從排查、交辦到銷號都有清單,每一件整改事項都及時向社會公示,群眾滿意了才能“銷號”,不滿意的必須“回爐”。截至目前,淮安區已落實整改事項931個,其中隻涉及個人的就有76項。不僅如此,該區成立的由老百姓組成的25支“老少民情團”,與區委成立的12支督導組、問題整改督辦組一樣,手中都擁有對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考核權。“老少民情團”成員老孟對此不無得意地說:“咱老百姓要覺得不滿意,就說明你整改不到位,得重來!”
不僅淮安區,每個縣區都有自己的創新做法。在對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監督方面,盱眙縣開展的“說事評人”活動,經常把矛頭直指整改中存在的軟肋,“說”得責任人“頭上冒汗”。
8月20日一早,盱眙縣馬壩鎮姜飛趕到了該鎮的關愛驛站,一月一次的“群眾說事日”活動如期舉行。姜飛舉起手:“我就想說打一口井的事,去年已經影響水稻收成,前后反映過好幾次,到現在還是老樣子。”姜飛的話音剛落,鎮農經站站長張玉喜接過話筒,耐心解釋:雖說是打口井的事,可這也是一個項目啊,需要經過一事一議、申請上報、立項公示、招投標和施工階段5個程序,我們現在正設法聯系施工隊盡快到街東組進場施工。
“我們庄稼人等不得啊!原因再多,打不了井,我們都不滿意。”姜飛的話,讓鎮領導直冒汗,當場做了反省。
群眾評議,不見成效不“點贊”,已經成為淮安上下對問題整改評價的一把“通行標尺”。在該市推行的“三清單一公示”整改機制中,目前已有各縣區和市直部門70個整改項目,通過當地主要媒體向群眾公示﹔市、縣區黨委領導班子“兩方案一計劃”均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布。該市決策者指出,隻有讓群眾評價成為最高標准、把群眾意見作為考量坐標、以群眾期盼作為努力方向,才能真正使教育實踐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通訊員 杜勇清 記者 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