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江西大余縣依托“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平台,部署開展下基層辦實事解難題、基層黨組織“創星晉級”、爭做“龔全珍式好干部”三項活動,扎實推進“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有效提升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下基層辦實事解難題,強化連心服務。從縣直單位抽調305名優秀后備干部,組成116個“連心”小分隊,分別聯系1個鄉鎮、駐點1個村(社區),認真落實“開展一系列政策宣講、進行一輪‘民情家訪’、建立一本‘連心’台賬、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調解一批矛盾糾紛、開展一些志願服務、推進一系列中心工作、指導一個黨組織建設、結交一些基層朋友”等“九個一”工作任務。1-8月,全縣各“連心”小分隊開展政策法規宣講3392場(次),撰寫民情日記19550篇,收集群眾意見訴求2314件,協調處理各類矛盾糾紛1339件,為困難群眾送上幫扶慰問資金164.27萬元,辦好事實事1956件。6月6日以來,集中組織1806名機關黨員干部沉下基層,開展“下基層辦實事解難題”專項活動,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縣財政按照每個鄉鎮最低50萬元的標准,整合下撥550萬專項資金,確保把民生實事辦出實效。活動開展以來,共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955件,其中720件得到初步解決,佔總數的75.4%﹔207件正在協調辦理,佔總數的21.7%﹔剩余28件也已制定具體工作措施。同時,在全縣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活動,共排查交辦信訪積案213件,已辦結160件,佔總數的75.1%。
基層黨組織“創星晉級”,推進固本強基。依托“三送”工作平台,開展基層黨組織“創星晉級”活動,動態消滅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轉化一批一般性基層黨組織,打造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示范點。一是分類制定方案。明確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與社會組織等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標准,對照標准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分類定級,劃分為先進、一般、后進三個層級,對評定為“一般”和“后進”的黨支部,制定“一支部一情況一對策”整改方案,報縣委組織部審核。二是整改創星晉級。按照鞏固先進、推動一般、整頓后進的要求,從健全服務體系、建強服務隊伍、創新服務載體、搭建服務平台、完善服務制度等方面入手,大力幫扶基層黨組織解決班子建設、辦公場所、活動經費、矛盾糾紛調解等突出問題,力爭普遍實現晉位升級。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年終考核驗收,對考評為“先進”的黨支部,授予一至五星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榮譽稱號。三是強化保障支持。把村(社區)活動服務場所建設和維修改造經費、村級組織運轉經費、黨組織活動經費、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經費等列入財政預算並實現穩定增長。從2014年起,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准增加村(社區)干部基本報酬﹔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標准,對村民小組長進行補助﹔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准,對黨齡滿50周年的農民黨員進行生活補助。
爭做“龔全珍式好干部”,弘揚模范精神。一是深學模范。深入學習焦裕祿、龔全珍、宋旌、楊衍忠等先進典型事跡,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龔全珍,我該怎麼做?”大討論活動,引導黨員、干部以典型模范為鏡,自覺查找差距、見賢思齊。二是選樹典型。開展“優秀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龔全珍式好干部”、“道德模范”、“最美‘三送’干部”、“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發現和選樹一批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三是宣傳聚力。充分發揮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宣傳主陣地作用,大力宣傳各領域、各行業先進人物事跡。利用遠程教育平台,拍攝制作《大山深處的黨員先鋒》、《最美王屋嶺》等專題片,供黨員干部在線學習。採取巡回報告團、百姓宣講團、“三送”宣講小分隊等形式,大力弘揚模范精神,凝聚振興發展力量。
(大余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謝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