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貴州省赤水市:立行立改 回應群眾“五大期盼”

2014年09月26日15: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召開之后,赤水市對群眾反應強烈的五類問題,立行立改,讓群眾感受身邊的真切變化,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回應一:提高服務效率,辦事不再拖沓

“辦事程序太多,查詢事情都要排半天隊。遇到人員不在,又要等兩天”。針對群眾集中反映赤水市黨務政務大廳辦事拖沓的現象,該市對市、鄉、村、組351個黨務政務服務窗口進一步簡化窗口辦事流程,以“3分鐘”辦結單件群眾事為目標,實行菜單制一次性告知,“1+N”多崗位配置,審批前台辦結,查詢機器操作,群眾平均排隊時間縮短70%,單人單次辦結效率提升了82%。

專題民主生活會召開之后,除了要求領導干部和窗口服務人員落實好自己的整改目標,該市還開通“3300808”群眾服務熱線,實現群眾難事24小時來電直辦,受理群眾訴求4257件,辦結完畢4146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度分別達97.4%、94.6%。

回應二:出行通暢安全,市民不再“堵心”

“以前城裡開個車真是憋氣,天天堵車,還到處都是爛路”。市民提起赤水市“兩改一亮”工程實施前的城市交通,就氣不打一處來。

通過梳理群眾對出行通暢安全的期盼,該市抓緊拓展35平方公裡、20萬人口城市骨架路網,完成了文華大道二期、城工大道二期、大同大道等城市道路25公裡,投入資金3200萬元實施主次干道“白改黑”改造面積100530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9110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橋3座。按照赤水市交通管理公開征求意見,科學考量規劃,調整交通燈12個,新增電子監控設備18套,確保了車流暢通、行人安全。

回應三:環境整潔舒服,“臟亂差”明顯改觀

“我們小區衛生一直沒人管”、“工程車太多,灰塵太大”、“到處都是標語、廣告,看得我眼睛都花了”,這些都是群眾對大力整治生活環境的期盼。對此,赤水市迅速啟動環境“百日整治”專項行動,對城區街道、市場、廣場等重點區域開展衛生專項治理,出動保潔人員1200人次,車輛150車次,清理野廣告827處,同時將小區、背街、小巷保潔責任由社區上劃到城管局,委派專人和保潔隊伍進行長期維護,確保責任無“盲區”。

整改城市文明的同時,赤水市強力推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實施“百裡翡翠長廊”、“彩林工程”、“兩園一棧”等系列工程,把村庄建設公園、把院落建成花園、把農舍建成客棧,使生態環境與市場增效深度融合。

回應四:看病舒適輕鬆,舒心不再“窩火”

“以前每次到醫院,看病費用高不說,冰冷的態度更是讓人受不了”。這是以往赤水市民對醫院服務態度的共同抱怨。

針對群眾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期望,赤水市強化醫療隊伍管理和建設,實行基本藥品零差價制度,切實解決群眾“買藥貴、就醫難”難題,門診次均費用同比下降6.8%,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4.2%。提升醫療水平的同時,開展了窗口延時預約結賬、患者打分、醫風評估等多項服務措施,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現在市醫院服務變好呢,醫生、護士態度越來越親切。”市民羅學民最近因高血壓在市醫院就醫,常常和同病房的病友一起如此擺談。

回應五:改進調研方式,贏得廣泛支持

針對以往調研工作“頑疾”,赤水市科學調整課題,強調調研工作紀律,建立工作責任制,力改調研工作方式。“現在好了,上級領導調研基本都是一輛車,來就直接走現場,我們隻用匯報工作就成了。”談起最近調研方式的轉變,鄉鎮干部們是感概萬千。

專題民主生活會召開后,赤水市編制發布了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課題,安排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獎勵優秀調研成果,激起了全市基層組織、社會個人和團體濃烈興趣,僅用一周時間,27個課題就被認領一空。“古鎮文化變遷一直都是我的興趣,沒有想到這次還列入了市委重點課題,我一定盡我所能完成任務。”退休干部王昌宇老人在認領了古鎮文化調研課題后,覺得渾身充滿了干勁。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