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關鍵階段,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發展和改革局作為黨和政府服務群眾的重要經濟發展管理部門,著力在聯系項目“最后一公裡”存在問題上抓整改,堅持邊學邊改、立行立改、敬終如始、善做善成,努力激活發改工作服務的“神經末梢”,消除發改服務項目的“尾端梗阻”。
一是正確研判形勢,搶抓政策機遇,認真貫徹省、市工作會議精神。該區積極行動,正確研判當前經濟和投資形式,積極搶抓國家微刺激政策的機遇。根據省20個重大專項,策劃出該區可以實施的重大專項237個,總投資1299.25億元。其中,近期實施的項目134個,總投資804.46億元﹔儲備項目103個,總投資494.79億元。同時,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區域,確定了國家級新能源建設示范基地、子陵貨運樞紐綜合物流園,省級楊家橋現代物流園、荊門熱電廠四期擴建、中國農谷彭墩•漢光農業物流園等19個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總投資210億元,擬爭取資金10.4億元),明確責任人、制定時間表,積極做好項目爭取工作。加快工業園區擴容提質步伐,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堅持縣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中“安全生產不優惠、環境保護不優惠”的底線,切實加大安全專項整治和環保專項治理工作力度。高度關注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進程,切實加快磷石膏、硫石膏等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綠色增長。
二是項目建設上加強引導,優化結構促發展。一是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繼續培優培強磷化工、森工、建材、紡織等產業,加快推進機械制造、電子、醫藥、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發展。二是把招商引資新上項目與加強現有企業運行監測結合起來。切實搞好煤電運的生產調度,保障企業生產要素供應。落實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和骨干企業擴張裂變、跨越提升。三是把發展特色農業與“兩化”建設結合起來,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促進集鎮和新農村建設。集中優勢力量,集中資源要素,著力抓好一批新開工項目、一批在建項目、一批竣工投產項目、一批跟蹤項目“四個一批”工程。積極為企業做好項目開工前期服務工作,著力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審批、用地、融資等問題,力爭福能科技、群藝數碼、風電二期等項目新開工建設﹔狠抓在建項目建設薄弱環節,實行包聯單位跟蹤服務,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明確各時間節點和任務,跟蹤督查,全面加快推進灰狼制冷設備、LED燈具、百盟一馬光彩市場、激光切割、郎靈科技等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力爭華能熱電、風力發電、新瑞仹等20個續建項目,凱利板業、郎靈科技等15個新建項目年前投入試生產﹔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跟蹤對接力度,採取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特遣隊招商等方式,力爭新引進20個億元以上項目。
三是突出重點,做強投資、破解難題促發展。圍繞抓項目、培后勁,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億元以上項目特別是被列入省市重點項目的進度,確保按期竣工。認真做好簽約項目跟蹤服務。對簽約項目實行跟蹤督導,切實做好項目落地的各項服務工作,推動項目如期實施。加緊重大項目儲備、策劃、申報。積極捕捉國家、省市支持的重點項目信息,特別是最近中央、省出台的20個重大專項,做好項目開發、包裝、儲備和申報工作,爭取一批項目進入國家、省、市規劃盤子。積極推進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增加土地儲備。主動對接國家、省、市關於重大項目用地優先審批政策,加強項目用地報批和協調,確保用地需要。創新市場化運作機制,深入推進政銀企對接,抓好融資平台建設,通過銀行信貸、爭取上級資金、社會融資等方式,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力破解資金難題。要加快推行新形勢下的拆遷工作,保証項目如期落地。
(湖北省荊門市黨建雲平台——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