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江蘇如皋:構建聯系群眾長效機制 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2014年09月25日17: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江蘇省如皋市從狠治脫離群眾的問題著手,建立 “十個一”領導挂鉤服務體系(即:市四套班子領導分工挂鉤鎮(區、街道)、行政村(社區)、城市社區、搬遷地塊、農業龍頭企業、重點工業企業、重點工業項目、重點服務業項目、重點建筑業、低收入戶),構建聯系群眾長效機制,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一、從群眾中來,鎖定整改“風向標”。堅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詳細列出脫離群眾的“四風”問題“清單”,共3大類48項。一是基層走訪“虛”。領導干部到基層走訪,習慣看“盆景”、聽匯報,走事先安排路線,座談喜歡聽群眾唱贊歌、厭倦談問題點矛盾,導致群眾對政策有意見、對發展有想法卻不能及時反饋。二是服務群眾“空”。關注民生事業不實,關心群眾冷暖安危不細,改善民生的政策覆蓋不全面,尤其是對特殊群體的幫扶力度不夠大﹔對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督查不力,導致政策到基層縮水走樣﹔部分領導對群眾訴求開“空頭支票”,有諾不應,傷害群眾感情。三是一線工作“少”。領導干部主動接地氣少、駐村時間短,在處理信訪中習慣交辦、懶於親辦,到特困戶、信訪戶家中促膝談心、解決問題少﹔在民生熱點工作和重點項目推進中,以聽取匯報代替一線調研,對基層實際、項目建設情況一知半解,不關心群眾困難是否真解決、項目推進難題是否真破解。

二、到群眾中去,繪制整改“路線圖”。以“十個一”領導挂鉤服務體系為依托,真正做到源自基層、面向基層、聚力基層。一到鎮村一線謀發展之策。每人每月至少深入挂鉤鎮(區、街道)、村、社區走訪2次以上,變“下村調研”為“駐村實踐”,採取“看、聽、問、理、析”的“五步工作法”,帶著政策草案、發展規劃等到群眾中去聽意見、納建議,關心群眾冷暖、回應群眾關切,真正做到與群眾打成一片謀發展。二到低收入戶謀富民之路。開展低收入戶“五送”活動(即:進村入戶“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項目、送關愛”),堅持“扶助”與“扶智”結合,對符合五保、低保條件的低收入農戶做到“應保盡保”,對有勞動能力的通過幫助發展高效種養業、培訓轉移勞動力等途徑增加收入。三到項目現場謀破題之道。圍繞重點企業、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挂鉤負責制,堅持做到“三個一”:至少每半個月深入一次現場指導幫辦、每季度召開一次情況分析會、每年幫助解決1-2個實際問題,重點幫助破解政策、資金、土地、水電等發展瓶頸。

三、讓群眾滿意,打好整改“持久戰”。一是建立規范服務機制。建立規范挂鉤聯系基層的“六項制度”(即:公開承諾制、定期走訪制、雙向約見制、首問負責制、包案落實制、限時辦結制),主動接受群眾約見,對群眾有問必答,矛盾化解包案到人,嚴禁拖延推諉,依法依規落實挂鉤服務,切實強化挂鉤服務的制度規范。二是建立檢查督導機制。組建以市委總督查組為主體,以人大、政協、組織部、紀委、宣傳部等五個小組為依托,以新聞媒體和群眾監督為基礎的全方位、立體式監督體系,結合“十個一”各個聯系點年度序時目標,建立交辦、督辦、查辦的督查機制,採用日報、旬報、月報等方式,及時向挂鉤領導反饋,確保存在問題及時整改。三是建立“雙述雙評”機制。組織挂鉤領導針對“十個一”挂鉤服務工作情況,向市委常委會述職、向挂鉤聯系點黨員群眾述職,市委嚴格按照目標責任體系,結合聯系點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情況進行考評﹔組織聯系點黨員干部及群眾代表,對挂鉤領導的服務實效打分評議,考評結果與年終個人激勵獎懲相挂鉤,確保整改成效讓群眾滿意。

(如皋黨建雲平台供稿 佘飛)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