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縣城市管理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狠抓機關作風建設,緊緊圍繞中央八項規定,堅持“四制並舉”,構建起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查三改”落實上級制度。一是黨員干部自我排查,認真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條例》,查擺自身存在問題,做到“即知即改”﹔二是設立專門科室負責督查,根據《城管系統六項禁令》的規定,強化日常監督和管理,做到“有過必究、有錯必改”﹔三是局黨委不定期抽查,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作風建設文件精神,不定時對各科室和各單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提醒談話,理出共性問題,督促落實整改。
“查漏補缺”健全原有制度。設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安排專人專職回看以前作風建設的相關規定,對不符合要求的條款及時修改。根據城市管理的實際需要,重點對執法和服務方面的內容進行細化分解,確保形成一套規范有序、嚴謹慎密的制度,保障公正、規范、陽光執法,落實便民、高效、優質服務,實行從“管理型”部門向“服務性”部門轉變。
“求真務實”制定長效制度。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作風建設的有關部署要求,劃“紅線”,挂“紅燈”,建立起關於文風會風、公款吃喝、公車管理使用、規費收取及管理使用、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秩序、日常考核考勤管理、理論學習、調查研究、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規范黨員干部行為,解決產生不良作風的深層次問題,把思想教育的“軟約束”同制度規范的“硬約束”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深入推進公開機制,廣泛聽取民意,科學制定管理問責機制,將作風建設的考核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公務員年度考評結合起來,制定了一整套科學、量化、操作性強的作風建設考核機制。
“明權確責”強化執行機制。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摒棄過去一直採用的“大統一”管理模式,細化崗位職責內容,量化崗位職責目標,積極探索出領導干部網格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即將縣城區劃分成為單元網格,落實“一把手”負總責,其他班子成員分別負責一個網格單元的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領導班子既是分工單位和部門各項制度執行的總牽頭人、督查人,又是網絡內綜合管理機制執行的總負責人和監督人。通過這樣,建立起一種以“網格”為依托,整合了全局和社區資源,全面掌握網格內的各項信息,形成了“城區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良好局面,真正確保了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
(射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