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包頭市青山區抓住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圍繞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真抓真改,善做善成,既立足當前,扎實開展整治活動,又著眼長遠,做好建章立制,立行立改,以整改的實際行動和成效取信於民。
青山區自由路6號街坊約5萬平方米,要想把這個棚戶區拆遷改造成功,難度很大。自由路辦事處黨支部書記李國宏從解釋征收政策到測量房屋面積,從核查房屋產權到協調過度安置房,從簽署征收協議到幫助住戶搬家,帶領黨員干部,想方設法把一個個矛盾就地化解。78歲的石亮先老人家的房屋不慎失火,強行住進拆遷辦公室。李國宏說:“給他一個家!”他帶領工作人員為老人尋找合適的周轉房,幫老人搬了家,購買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老人眼含熱淚攥著李國宏的手說:“我們照張合影吧。”直飲水不通一直是自由路街道互助社區居民心頭的一件大事。社區干部征求意見,居民包桂英就把這個情況反映了上去。沒多久,小區就開始鋪設管道,幾個月后,居民家的直飲水龍頭就來水了。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居民群眾間廣泛征求意見,並將征求上來的意見進行分類整理,確定了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體育活動、醫療衛生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創新社會治理、黨員教育培訓、專業知識講座等7大類需要整改的問題,啟動了天然氣改造、道路硬化、法律服務進社區、黨員積分制管理等百項惠民工程。
在自由路街道,記者看到了青山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台賬,這樣的台賬,不獨自由路街道有,青山區委、政府、區直部門、街道社區都有。超標車輛拍賣所得600多萬元被投入老舊小區推行准物業管理﹔整頓騰退的5600多平方米辦公用房用於科研和企業孵化基地﹔487名副科級以上干部與貧困家庭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日間照料中心建成16家,7家正在建設中……查擺出來的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244個問題,現已整改落實97個。
青山區著力在建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從源頭上防止不正之風。先后從年度被評為優秀的15名副科級干部中,選拔8名同志到正科級崗位上﹔對排序在末位的13名干部進行免職等組織處理,真正實現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排查不合格黨員255名,基本合格黨員274名,分別給予談話告誡、黨內除名等組織處理。(記者 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