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殿巷
堡子城公園巷
如果說主次干道是一座城市的皮膚和骨架,那麼背街小巷則是這座城市的肌肉和血脈。城市形象的塑造與提升,需以強健的“皮膚”與“骨架”為支撐,同樣要以健康的“肌肉”和“血脈”為基礎。
今年初,圍繞群眾普遍反映的背街小巷環境差、出行難等問題,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涪陵區將轄區背街小巷的整治納入全區23件民生實事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百項重點整治項目進行推進。背街小巷改造,正讓涪陵人感受著城市實實在在的變化。
燈點亮、路鋪平,讓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燈亮了、路平了、護欄修好了,大家出門更方便了!”“政府對背街小巷的整治我們舉雙手贊成!”今年7月25日,在歷經4個月的環境整治后,涪陵區敦仁街道關廟市場巷開始以全新的面貌示人。面對煥然一新的市容環境,過往居民贊不絕口。
3月25日,伴隨著對關廟市場巷環境整治的啟動,涪陵區對100條背街小巷整治的大幕正式拉開。關廟市場巷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總投資85萬元,整治內容包括修補混凝土路面、新安荔枝面青石板、更換新的庭院燈、疏通排水、通透圍牆等。
涪陵江南城區背街小巷量大面廣、配套設施不齊全,群眾反映較為突出。近年來,涪陵區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改造了90余條背街小巷,城市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
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廣大群眾生活品質,今年初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之后,涪陵區便將背街小巷改造列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並納入全區23件民生實事著力推進。
涪陵的目標是,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對江南城區除舊城改造區域外的背街小巷改造。今年先期啟動改造100條,逐步解決這些背街小巷排水不暢、路燈不亮、道路不平等問題,具體改造內容包括人行道鋪裝青石板、疏通排水、增設檢查井、修補混凝土路面、規范空中管線、增設路燈以及垃圾箱、增設人行護欄等。一場聲勢浩大的背街小巷整治行動全面展開。
求實效、自加壓,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5月29日,涪陵區委書記秦敏率隊對涪陵江南城區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進行調研時強調,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與群眾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相關部門和街道要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推進各項工作,讓群眾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變化。
據涪陵區市政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100條背街小巷的整治任務按照工程量大小和重要程度,分別由區市政部門和相關街道辦事處負責。其中,關廟市場巷、文化巷、北斗巷等11條背街小巷的整治由區市政部門負責,目前已全部完工。其余89條背街小巷的整治由敦仁、崇義、荔枝、江東街道分別負責。
值得肯定的是,為更好地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涪陵相關街道辦事處自加壓力,一方面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工作進度,另一方面籌資對一些暫未被列入年度整治計劃,但又關乎居民出行的背街小巷進行主動整治。目前已完成97條背街小巷的整治,另有14條正在施工中。涪陵全區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背街小巷整治150條左右。
盤點涪陵的“民生賬”
涪陵全區民生實事推進情況管窺
截至8月底,涪陵區23項重點民生實事累計完成投資21.72億元。
高山生態專項扶貧搬遷
啟動建設高山生態財政專項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38個,超計劃開工8個,已基本完工25個。開工住房面積12萬平方米,竣工7.65萬平方米。完成搬遷安置2422人。
村級公路建設
完成村通暢工程210公裡、撤並村通達工程85公裡。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
5萬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基礎開挖,紅層找水已完成1420口井,超計劃220口。
加快山坪塘整治、骨干水源工程及防洪減災體系建設
2579口山坪塘整治已全部開工,已完工1830口。紅星水利工程積極推進,藺市堤防已正式開工建設。
300戶以上自然村(撤並村)衛生室建設
完成13個“撤並村”衛生室建設。
推進農村D級危舊房改造
農村D級危房改造開工738戶,竣工590戶。
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
已完成項目編制工作,正有序推進。
實現農村客運通達“雙百”目標
全區鄉鎮客運通車率達100%;符合客車通行條件的行政村客運通車率已達100%;安裝波形防護欄230公裡。
完成46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1000套教師周轉房建設
農村寄宿制學校按計劃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8個項目完工,6個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實現新建成小區與配套學校同步覆蓋
澤勝溫泉城配套幼兒園、崇義九年制學校、新城區雙溪小學、雙溪幼兒園竣工投入使用。
完成97台老舊住宅電梯改造更新
今年計劃改造更新老舊住宅電梯33台。現完成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65台,方案評審34台,合同簽訂24台。
完成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
開工59個小區改造工作,完成25個。
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已完成2個,另外8個正在建設中。
加快推進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
完成立項,正開展紅線劃定等工作。
加快安置房建設和拆遷戶安置
新增達到分配入住條件的安置房源31.49萬平方米,已安置2611戶。
實施義務教育貧困學生營養餐計劃
今年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受益學生3.3萬人次。
完成15萬平方米棚戶區(危舊房)改造
簽訂征收補償協議5.27萬平方米,實際拆除4萬平方米。
建設社區便民商業設施
敦仁移民小區便民商圈正在加緊建設培育,新大興愛家超市金色佳苑、白鶴印象安置小區等超市已建成開業。社區藥店已建成投用2個。其他商業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中。
實現建制鄉鎮污水垃圾治理全覆蓋
竣工8個污水處理廠,焦石等5個污水處理廠已完工。完成污水二、三級管網15.353公裡。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推進城區人行道、背街小巷和公廁垃圾站改造
實施興華西路等8條人行道改造和雙寶路2條車行道白改黑。關廟市場巷等11條背街小巷整治已完工;敦仁、崇義、荔枝街道組織實施轄區內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已完工97條,在建14條。5座公廁已完工。
實現江南主城公交全覆蓋、優化線網布局、加快站場建設
對部分公交線路進行了優化調整,新增公交車36輛。高山灣樞紐開工建設,火車北站換乘樞紐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
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
已完成5個,另外5個正在改造中。
糠殼灣貨運碼頭退出主城建設親水公園
遷建工程已完工,待長航局組織驗收通過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