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階段,廣西百色市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建立“聯改聯評”機制,推動形成真改實改徹底改、上下左右聯動改的工作格局,確保整改任務落地生根。
聯動整改,做到環環相扣。整合各方資源,加強上下之間、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通過領導帶頭、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抓好整改,建立聯動整改機制,做到環環相扣、整體推進。一是領導帶頭改。堅持以上帶下、以下促上,推動問題解決。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切實擔負起整改落實責任,率先垂范,從我做起,既主動認領問題,帶頭組織研究整改措施,親自全程督辦整改工作落實,主動參與和指導基層問題整改,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帶動全局整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上下聯動改。各級各部門加強協調配合、聯動整改。上級強化統籌協調,督促整改落實,下級主動認領問題,主動解決問題,防止問題責任不清、矛盾積壓﹔行業系統主管部門結合職能職責,主動認領和幫助解決基層反映的問題,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如,針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治理整頓問題,實行“兩項制度”和“一項工程”,即市委組織部領導班子成員幫扶制度、縣區組織部門聯系鎮(鄉)村(社區)制度和干群“2+1”心連心工程,通過實施“一村(社區)一策”、“一村(社區)一案”辦法,確保“整頓一個、轉化一個、鞏固一個”,目前全市302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都基本完成整頓工作。三是部門聯動改。加強橫向聯動,對需要多部門之間協調推進、共同解決的事項,明確牽頭單位。牽頭單位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負責召集相關責任單位共同細化整改落實措施,責任單位充分整合資源、集中力量配合解決問題。
聯評聯議, 突出群眾滿意。堅持群眾滿意標准,以“政風行風群眾評”活動為總領,敞開大門搞整改,通過邀請代表評議、開展群眾評議、集中測評評議等方式,建立健全問題整改核查、處理、反饋的機制,讓群眾評判整改效果。一是邀請代表評議。將聯動整改清單、整改方案、出台有關制度等都邀請群眾參與,聯動整改工作全過程置於群眾監督之下,特別是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經過群眾充分討論﹔邀請“兩代表一委員”、服務對象和群眾代表組成評議小組,全程參與整改方案的制定、整改落實的監督和整改效果的評議。二是開展群眾評議。在百色電視台、右江日報開設“聯改聯評”專欄,將整改內容、目標、責任、時限向群眾公開,實時跟蹤報道“聯改聯評”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成效,曝光聯改推進不力的反面典型。同時,嚴格實行整改工作定期通報制度,督促加快整改進度,並根據聯改聯評工作總體進展,召開階段性發布會或專項工作發布會,通報整改成果,接受社會監督。三是集中測評評議。集中整改告一段落后,綜合運用民主測評、民意調查、網絡投票等形式,組織各級黨員干部代表、社會各界代表、服務對象代表,對活動開展情況及整改效果進行民主測評,並按照“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進行評議。對測評達到規定要求、群眾滿意度較高的整改事項,進行達標銷號﹔對在規定時限內整改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群眾不滿意的,責令重新整改,確保整改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
建章立制,確保落地生根。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完善33項制度,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一是建立完善一批改進作風的制度機制。制定實施《2013—2017年百色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等干部培訓學習制度和措施,出台《市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百色市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實施方案》等文件,修訂完善公務接待、“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和公開等制度,建立健全節慶、展會、體育運動會等方面管理規定,進一步建立完善改進作風制度體系。二是建立完善一批促進改革發展的制度機制。研究制定《百色市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重點改革任務和實施的時間表、線路圖。啟動實施扶貧開發、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化和改革開放實施“四大攻堅戰”,制定完善《百色市全面深化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實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為改革發展注入活力。制定實施《百色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級層面共取消行政審批90項,下放縣級管理41項。三是建立完善一批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制度機制。通過“結一聯五”、“換位沉底”、“結對共建”、選派“美麗廣西”建設駐村工作隊等措施,制定完善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的28條意見,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制度。嚴格各項黨內紀律制度、“三會一課”制度等,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服務水平。積極打造“農事村辦”升級版,進一步完善服務群眾、解決群眾利益問題的工作機制。目前,全市縣鄉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務中心1234個,建立健全“農事村辦”服務站點846個,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廣西百色市田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