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貴州習水縣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踐行群眾路線打造“民生舞台”

2014年09月24日11:00  來源:人民網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水縣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創新服務方式,健全工作機制,切實將“服務小窗口”建設成為“民生大舞台”。

優化服務形式,塑造服務形象。一是優化服務流程。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出發點,認真調整和完善工作流程。按照“程序規范、流程簡便”的要求,注重傾聽群眾意見建議,認真梳理現有重要業務流程,編制和完善工作流程圖,建立規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服務體系。縣人民醫院開通“門衛指路+導醫台分診+窗口快捷服務”一條龍服務,方便群眾就醫。今年以來,全縣通過網絡平台、書記縣長直通交流平台、干部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3000余條,改進服務流程40余項。二是創新服務標准。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全面開展“微笑服務”系列活動,圍繞便捷、高效、優質、廉潔的目標,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讓廣大群眾辦事“找得到門,見得到人,辦得成事”。三是塑造服務形象。統一制作“共產黨員胸牌”、“共產黨員桌卡”,標注姓名、照片、職務和工作職責,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窗口”、“黨員先鋒崗”,定期進行評比考核,增強黨員競爭意識。目前,全縣31個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200余名工作人員全部實現規范上崗。

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率。一是精簡審批程序。按照全省同行辦事程序最簡便,辦事時間最短,辦事成本最低廉的要求,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推進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壓縮不必要的環節,實現審批提速,全縣審批事項從2011年的290項,縮減為現在的126項,平均壓縮審批時限50%。二是整合部門資源。變“辦事跑多個部門”為“多個部門上門服務”。政務中心將“聯合審批”制度建到園區項目上,開通“流動服務車”,為項目、企業送服務上門,一次性辦結項目審批,一站式全程服務,現場完成審批手續67項。三是開展巡回服務。在村、社區設立巡回服務站,抽調骨干力量定期巡回服務或不定期上門服務,建立便民服務“快車道”。2014年來,習水縣法院先后在全縣挂牌成立12個巡回庭、240個聯系點,並選聘240名廉政監督員協助工作,審理案件200余起,辦結率100%,平均辦案時間縮短70%。

健全工作機制,夯實作風基礎。一是推行信息公開制度。全面展示服務標准,及時將窗口單位辦理的各類審批、核准等事項向社會公布,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群眾監督。縣黨務政務中心通過網站和大廳顯示屏,全程公開事務辦理過程,讓服務對象放心,方便群眾辦事。全縣31個窗口單位,設立顯示屏34個,建立網絡公示台31個。二是健全投訴舉報制度。完善投訴受理機制,群眾可通過現場評價、意見箱反映等方式對窗口單位工作人員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工作作風等進行評價,不滿意的可隨時舉報、投訴。目前,共受理涉及窗口單位的投訴舉報27起,投訴按時回復率達100%。三是建立工作倒逼機制。建立“日調度、周匯總、月考核”制度,堅持每日對辦理事項進行調度安排,每周進行匯總查找問題,每月考核兌現獎懲。全面推行為民服務責任追究機制,發生問題及時整改,減少和防止差錯發生。同時,將服務態度、辦事效率、服務質量等情況,納入每月“三晒兩評一報告”工作。今年來,全縣窗口單位受理各類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共計63342 件,辦結63219件,辦結率達99.81%,比上年同期提升15%。

(習水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任家烈)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