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建的水窖水壓低、管子細,等水淌到灶台上,就沒得了。”昨日,保康縣過渡灣鎮中廠村四組村民姜傳德,擰開不淌水的水龍頭,邊演示邊追問:年底能不能吃上自來水?“能!我們正在抓緊建!”到訪的縣水務局副局長張明大聲應答。“歷史欠賬太多。”張明說,到今年,全縣尚有10.91萬人農民吃不到安全水。“保康是山區貧困縣,民生短板多,必須加大投入。”縣委書記葉叢、縣長張世偉介紹,在欠發達地區,有限財力是上項目、還是辦實事?常讓決策者糾結為難。但在保康,民生優先已成為共識。去年,該縣公共財政預算75%就用於民生領域,今年還要提高。縣委、縣政府提出,要從群眾訴求中篩選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確定工作重點,再以責任到人、定期考核等方式推進落實。
改造城區地下管網、均衡配置城鄉辦學條件、為農村貧困戶建房……去年,保康縣根據群眾需求完成8大類300多個民生項目建設任務﹔今年,又確定了6大類200多個民生工程。(記者夏永輝、通訊員王承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