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專項整治情況摘要如下:
1、關於整治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較活動開展前,縣處級以上單位會議壓縮15.82%,文件壓縮11.32%,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減少910個、同比減少25.2%,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8081個,減少“一票否決”事項91個。
2、關於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2775項,削減幅度達63.02%﹔查處“吃拿卡要”、“庸懶散拖”問題170個,查處245人﹔查處在項目審批、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的問題6個,查處7人。
3、關於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查處在公務活動和節日期間贈送、接受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証券、支付憑証的問題6件,查處6人﹔查處公款大吃大喝、參與高消費的問題3件,查處7人。
4、關於整治超標配備公車、多佔辦公用房、新建濫建樓堂館所。應清理違規公務用車2225輛(其中奧迪牌及8年以內80萬以上原裝進口車1945輛,違規借換車280輛),已清理1883輛,實際清理比例為84.63%。應調整辦公用房面積為1261047.39平方米,實際調整清理的面積為1261047.39平方米,調整比例為100%。已批停建的黨政機關樓堂館所項目24個,總建筑面積為26.28萬平方米。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沒有新審批政府性樓堂館所建設項目。
5、關於整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三公”經費同比壓縮31.43%﹔同比減少因公臨時出國(境)487批次,1938人次。
6、關於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叫停“形象工程”、“政績工程”5個。
7、關於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查處征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發展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1166件,查處346人。
8、關於整治群眾辦事難。縣鄉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務中心10223個﹔公開和簡化辦事程序的單位4143個,公開和簡化單位比例85.37%﹔查處辦事刁難群眾典型案例56個,查處63人。
9、關於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減少的收費、罰款項目1747個﹔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問題205個,錢款總額1445.843萬元,查處125人。
10、關於整治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人數42938人﹔查糾違規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城鎮保障性住房人數為550人﹔查處落實惠民政策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的問題109個,查處216人。
11、關於整治拖欠群眾錢款、克扣群眾財物。查處不按標准及時足額發放征地折遷補償款、侵佔挪用各種補助資金問題129個、金額1206.11萬元﹔查處對群眾欠賬不付、欠款不還、“打白條”、耍賴賬的問題1180個,查處1718人。
12、關於整治“會所中的歪風”。認定實行會員制的私人會所1個、隻對少數人開放的場所1個、違規出租經營的場所1個,3個場所中關停1個、待轉2個。全區111044名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填寫了不出入私人會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會所會員卡的專項承諾書。
13、關於整治培訓中心的腐敗浪費。自治區黨政機關、國有企業自建培訓中心47個,暫未發現利用培訓中心搞公款大吃大喝、腐敗浪費的問題和個人。
14、關於整治干部“走讀”。查處蘇木鄉鎮、街道干部“走讀”問題24人。
15、關於整治“吃空餉”。清理清退(糾正)“吃空餉”1371人。
16、關於整治收“紅包”及購物卡。主動上交“紅包”及購物卡664人,查處收送“紅包”及購物卡10人。
17、關於整治黨員干部參賭涉賭。查處20起黨員干部參與賭博案件,處理28人。
18、關於清理黨政領導干部企業兼職。排查出1795名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1119名不符合規定在企業兼職的黨政干部現已全部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