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為民服務跟上來

湖南郴州市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紀實

2014年09月23日11:03  來源:湖南日報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如何進一步改進黨在基層的工作機制,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郴州市委就此進行了有益探索:深入開展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

“基層黨組織是連接黨心民意的紐帶,是落實各項政策的‘最后一公裡’,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說,根據教育實踐活動立行立改有關要求,該市研究出台了《關於解決農村、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突出問題的意見》,目的就是要讓服務跟上來。

組織轉型順民意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近年來,郴州市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始終致力於轉作風、強服務,但農村、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相對薄弱,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較為突出。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走了很多村組,村民普遍反映當地黨組織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急需破題。”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告訴記者,他把全面推進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書記破難題”重點工作來抓。為此,該市安排專門力量,對農村、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廣泛調查,經歸納、整理,最終形成了《關於解決農村、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突出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郴州全面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鋪路。

“意見”明確進一步強化服務功能,完善服務保障﹔規范管理運行,提升服務水平﹔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管整治。郴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廖躍貴說:“意見對當前農村、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對症下藥。”

根據“意見”要求,郴州各縣市區統一編制《村公共事務目錄》,明確村一級應該承擔的公共事務,為村級組織加壓、減負﹔依托村級活動場所建立便民服務站,到2016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村級組織要實現權利義務對等。”廖躍貴說,“為提高運轉保障水平,從明年起,全市村級組織運轉保障經費從每年村均6萬元提高到8萬元﹔對現任未滿60周歲的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最高檔次標准予以補助……”

北湖區華塘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王道生說:“市裡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體現了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決心,也為我們服務群眾解決了后顧之憂。”

郴州市還要求各縣市區建立軟弱渙散黨組織台賬,對每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實行幫扶責任制,明確由1名縣級領導聯系,並以駐村鄉鎮(街道)干部為主,派出工作組進行幫扶整頓。

永興縣副縣長康艷芝告訴記者,她聯系一個軟弱渙散型村級黨組織,通過到村調研督查、現場辦公,幫助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但她認為,重點還在於要讓村級黨組織由“被動應付型”轉變為“主動服務型”,隻有這樣才能晉位升級,否則過不了考核關。

專項整治贏民心

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必須堅持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重拳打擊侵犯群眾利益的不法行為。

“隨著農村集體經濟日益壯大,由農村‘三資’(集體資源、資產、資金)管理引發的矛盾日益突出。”郴州市基層辦主任袁壽紅說,如何對農村集體“三資”實行有效監管,成為基層黨組織取信於民的一道重要課題。

為破解這一課題,郴州圍繞“群眾關注什麼,就公開什麼”,讓群眾真正成為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主體,讓村務公開成為“三資”管理“防腐劑”。該市建立起全市統一的“村賬鄉代管”模式,切實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健全落實“四議兩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凡涉及“三資”開支、轉讓、交易等重大事項,都要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

同時,強化審計監督,實行村、社區干部任期審計制。由組織部門牽頭,會同財政、審計、農經等部門,對群眾反映較大的村、社區問題,進行重點調查處理。

郴州市農經局局長唐甲良告訴記者,今年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郴州對村級財務和“三資”進行專項審計,已全面完成2937個行政村財務審計,審計金額6.69億元,查出違紀資金860多萬元,為村集體挽回損失529萬元。

郴州市還順應群眾呼聲,定期開展基層干部違法違紀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各縣市區黨委專題研究制定行動方案,重點對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城鎮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涉黑涉惡等問題進行嚴肅整治,受到廣大群眾好評。

件件實事惠民生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核心在服務,根本在群眾得實惠,讓群眾滿意。為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郴州市要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村一策”,幫助每個村制定可行辦法。

“不走進群眾,不心貼心,就會與群眾有距離。”郴州市群教辦副主任黎新民說,市裡結合駐村工作隊這一做法,給每位駐村干部發一本“民情日記”,每人每周須走訪5戶以上群眾,通過走村頭、入地頭、坐炕頭,了解群眾所想所盼,解決群眾所急所難。市裡還要求,各級黨員干部必須做到“群眾遇急愁難事必訪,群眾發生矛盾糾紛必訪,病殘困等弱勢群體必訪,上訪、幫教等重點人群必訪”,並廣泛收集民情信息,每月整理匯總,及時妥善處理,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蘇仙區從今年8月下旬開始,把辦公場地“搬”到基層,在城區片、東片、南片、北片4個片區分別召開現場會,由群眾代表提出問題,參會區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予以答復。該區規定,對群眾提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及時上報、協調解決,讓每個問題都有回音。活動中,區裡拿出5000萬元,用於集中解決群眾提出的突出問題。

郴州還從激發黨員活力、發揮黨員作用入手,開展黨員結對幫扶活動,號召有能力的黨員帶頭發展一個致富項目、幫扶一戶困難群眾。桂陽縣橋市鄉桐林村黨員廖六文返鄉創業,帶領1560戶農民開發油茶基地3萬余畝,還建了一個年加工茶油100噸的現代化工廠,使茶農戶均年增收3000多元。

黎新民介紹,根據教育實踐活動立行立改要求,郴州力爭到2018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都有集體經濟,各村年經營性收入普遍達到6萬元以上,桂東、安仁、汝城、宜章等扶貧開發縣達到4萬元以上。(記者 鄧明 白培生 李秉鈞 通訊員 李平鬆 劉亮)

分享到:
(責編:袁璐、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