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做好“三個對照”,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確保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言而有信落實整改任務,以整改實效取信於民。
對照意見改作風。針對群眾反映的“三難”、辦事效率低、下基層不夠等問題,各參學單位結合實際,認真整改落實。一是大力整改“三難”問題。將“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列為專項整治內容,明確整改措施、責任領導和責任人,並及時公示整改成果。車管所在大廳設立了咨詢台,安排專人解答疑難問題、解說辦証流程、指導資料填寫等。同時,安置了坐椅、飲水機、雜志架,為群眾提供休息便利。二是集中服務資源。堅持“兩集中、兩到位、四進中心”,推進縣計生局、縣發改局、縣交通局等行政審批部門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設置服務窗口,實現申請、審核、審批、驗証“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7個縣級部門164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中心。三是完善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完善“五必訪、五必清、五必幫”工作機制,堅持“三深入”“四聯戶”,開展“三同”體驗民情。如:縣委組工干部自帶行李,到富寨村與挂鉤聯系戶同吃同住同勞動,駐村蹲點開展調研,幫助群眾拔秧、清理水溝,與群眾打成一片。
對照問題優服務。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審批難、辦事遠、多頭執法等問題。一是簡權提效。今年取消了17項行政審批事項,各級窗口服務部門精簡不必要的審核、審批程序,為群眾提供快捷服務。縣工商局簡化個體戶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申請人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証明即可予以登記﹔推營業執照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公示、網上發照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方式。二是開展網格化服務。全縣138個村(社區)設立為民服務站,1175個村組設立代辦服務點,採取全程代理、上門服務、結對服務等多種形式,提供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等12類綜合性服務,實現“群眾有事、干部跑腿”。上半年,共完成便民服務1.48萬余次,群眾滿意率達95%。三是統籌規范行政執法。認真梳理重復執法、交叉執法、執法不公等問題,根據工作實際,盡可能合並類似和相同的執法任務,採取綜合執法形式,做到執法信息共享。縣公安局針對存在交叉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將現有的交通執法、消防執法、治安行政執法“三統一”,整合執法資源,開展綜合執法,避免“罰”出多門。
對照民生破難題。著力把教育實踐活動與推進民生工程緊密結合,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一是推進“美麗家園”建設。整合資金5580萬元,做美村庄6個,拆除重建1750戶、改造提升1850戶,改善了農民居住環境。二是實施“精准扶貧”。對貧困戶建檔立卡,並將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和幫扶措施等內容填入《扶貧手冊》,做到一戶一冊,推進“精准式”、“造血式”扶貧開發。三是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建立大學生見習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務派遣,對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貸免扶補支持創業。上半年,共解決2000余人就業問題,幫助454人自主創業。四是推進醫保擴面提質。下調城鎮居民基本醫保收費,做好異地就醫結算工作,推進醫保費用即時結算,推行居民醫保門診統籌,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個人負擔。上半年為23.5萬參合人口報銷補償門診及住院費用近4051萬元。
(元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沐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