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貴州紅花崗區府后山社區四措施強服務重實效

2014年09月22日09: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紅花崗區老城辦府后山社區從提升服務水平、服務能力著手,落實四項措施深化社區服務功能,取得了一定實效。

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組建了以黨員為骨干、公益崗位人員為成員的綜合管理服務隊,下設4個服務小組,由黨總支委員擔任組長,把社區分成4個服務責任區,每個服務小組實行“包干服務”,每個隊員都是綜治管理員、衛生監督員、信息採集員、計生管理員,形成了“網格化”管理模式,不僅使黨員在社區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生動地實踐了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要求,還充分利用了社區豐富的公益崗位富余人員服務社區。目前,社區綜合管理服務隊有黨員15名、公益性崗位人員18名,今年已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服務356余人次,解決實際困難170余件。

試行居家養老社區關懷。針對轄區60歲以上老人較多,且空巢老人、長期臥床住院老人較多的現況,社區把“居家養老,社區關懷”作為服務群眾的一項重要工作措施。一是組織社區工作者進樓入戶。逐一把致老年朋友的公開信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發放信件862份,既讓社區老人了解了居家養老服務,又收集了轄區老人的基本信息,為86位老干部建立了“居家養老、社區關懷”個人檔案。二是大力推進志願者服務。組建了有34名隊員的社區家政志願服務隊,上門開展家政服務活動,經常為4名空巢老干部提供上門服務,2名孤寡老人的家庭衛生、家務料理等日常生活服務﹔組建了以社區居干和關心社區建設、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的社區黨員為骨干,以居民樓組長、積極分子為成員,擁有35名隊員的精神慰藉志願者服務隊,時常上門到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家中,與他們交心談心,給他們讀書看報,陪他們聊天看電視,同他們一起散步購物,既讓他們了解外界發生的大事和國家方針政策,又讓他們有了傾訴對象,感受到了社會的關心、組織的溫暖。

公益服務弘揚社會美德。積極倡導“發揚愛心,助人為樂”的社會美德,大力開展社區公益服務,傳承社會美德。一是開展“五老”服務。充分利用轄區“五老”資源豐富的優勢,選擇積極性高,身體健康的28名人員組建“五老”隊伍並建立檔案,發放聘書,長期開展治安巡邏,網吧巡視,護送未成年人上學放學等活動,不僅發揮了余熱,還讓他們老有所為。二是開展健康服務。組建了15人的健康志願者服務隊,開展陪護、醫療、送藥等服務,今年已為社區群眾建立健康檔案500余份。開展老年人醫療免費服務6次、有34人受益,開展老年人醫療陪護2次,開展免費送藥4 次、有14名群眾受益。三是開展黨員承諾。切實把“爭先創優”活動和“踐行宗旨”活動與黨員承諾和黨員服務群眾結合起來,與“一建雙創”工作結合起來,組織社區樓院的黨員亮身份,根據自身能力和特長做承諾,以實際行動服務居民,服務效果讓群眾監督。目前,社區有活動能力的25名黨員參加了承諾,做出了治安防范、代管兒童、水電維修、遵守公德等承諾。

健全網絡提升服務水平。結合居民服務需求,按照“精品社區”創建要求,社區主動協調市政協舊車庫10間,投入資金33萬元,結合周邊環境,進行了整體規劃和兩次改擴建建成了集社區辦公、志願者工作站、綠色網吧、社區書屋、青少年家園、殘疾人康復、居家養老、愛心糧油、便民工具屋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黨員群眾綜合服務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了積極探索“居家養老、社區關懷”新模式,擴大服務規模,拓寬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直接關心下,2011年建成了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府后山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集醫療、保健、康復、就餐、閱覽、休閑娛樂、家政服務、志願者服務、托養為一體,為居民群眾提供了內容更豐富、功能更完善的的便民利民服務,迄今已接待居民20000余人次,受到上級領導及群眾的好評。還按照居民生活便利的要求,在社區居民主要出行通道建立便民服務點2個,方便群眾辦事和生活。服務站、點的建成和合理分布,服務項目貼近群眾實際需求,既強化了社區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更提升了服務功能和能力,提高了群眾對社區工作的滿意度。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嬌)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