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雲山在主持召開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教育實踐活動到了盤點交賬的關鍵時刻,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帶著高度責任深化整改工作,言而有信落實整改任務,努力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
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改進作風。活動開展以來,圍繞反對“四風”問題,第二批活動與第一批活動接續發力,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真心誠意聽取群眾意見,見人見事為自己“畫像”,對著鏡子深刻開展批評,紅了臉、出了汗,洗了澡、排了毒﹔中紀委每月通報各地處置違反“八項規定”的情況,針對培訓中心、“會所”歪風、奢華建設等“四風”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有力蕩滌了歪風邪氣,扶正了黨風政風。
改進作風的關鍵在於常態長效。各級黨組織持續發力改進作風,各級黨員干部作風不斷轉變,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干部下基層多了,到一線勤了,“官氣”少了,“地氣”多了,底氣足了。然而,改進作風不是一勞永逸的,稍有遲滯、懈怠,“四風”問題就會反彈。正如劉雲山同志指出的,“現在人們最擔心的是不良作風反彈,最盼望的是把改進作風的好態勢堅持下去。”隻有著眼於常態化長效化,才能始終保持改進作風的良好效果。
保持常態長效的關鍵在於言而有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都作出了承諾。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收官階段,就是要檢驗承諾是否落到了實處,做到了擲地有聲。要對照上級的要求、同志的批評、群眾的意見,一項一項進行進行檢查,看是否有漏項,是否有虛浮,確保不折不扣逐項落實到位,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效果取信於民,絕不失信於群眾。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言而有信不是一時之功。面對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襲,不良風氣的滲透,黨員干部要經常對照自己的承諾照鑒自身,以自己的承諾為坐標,持之以恆地端正方向,矢志不渝地堅定信念。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把所有問題都集中在活動中解決。要常態長效地兌現自己的承諾,讓群眾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認同感,以實際行動不斷踐行承諾、改進作風,保持與群眾的密切聯系,扎扎實實地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