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新起點 新作風 新形象——遼寧本溪村級黨組織專題組織生活會紀實

姜義雙

2014年09月20日11:28  來源:遼寧日報

  □本報記者/姜義雙

  8月中旬以來,在本溪市農村,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群眾架橋、修路、改造危房、尋找致富門路等承諾,紛紛上了村裡的公示欄,不少承諾已經得到兌現。這是基層黨組織專題組織生活會后,當地群眾親眼目睹的新變化。

  透過這些變化,當地群眾堅信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推動下,本溪市的村級黨組織定會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樹立新作風、展現新形象!

  開門納諫 傾聽民聲

  8月23日,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城溝村。

  距離村黨總支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組織生活會還有10天,村黨總支書記王國武還在忙著走訪村裡的黨員和群眾。

  在村民謝志元的家裡,說起村裡的事,憨厚的老謝直言不諱:河西有十幾戶居民,還有500多畝地,河西橋被水沖壞了,村民出入極不方便,這個事你們得管啊。

  看到王國武來到謝家,附近的黨員和村民也都紛紛圍攏了過來。黨員劉純艷說:“書記啊,我家房后的路又窄又長,應該安上路燈,要不晚上走路特別不方便。 ”村民趙鳳家接過話茬:“村裡修好的路兩側還應該種上花草。 ”

  村民的意見,王國武一一記在了本子上。

  活動開展以來,城溝村黨總支成員通過廣泛走訪,面對面向黨員和群眾征求意見,共征集意見建議180余個,通過梳理,歸納為3個方面48條。

  帶著這些意見和建議,王國武與黨總支成員開展談心談話,對號入座、逐條認領,並原汁原味地吸收進班子和個人的對照檢查材料中。

  會前,班子成員之間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消除了顧慮,密切了關系,找准了問題,也挖出了病根。談心結束后,村黨總支將這些問題拉出清單,逐人認領,並在村公示欄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

  這樣的“走訪、公開”,在本溪市的289個行政村同一時段進行著。村民說,“兩走訪”、“兩公開”,讓群眾普遍感到,即將召開的村級黨組織專題組織生活會瞄准了問題、找准了方向……

  動真碰硬 觸及靈魂

  8月26日,作為試點村,灣灣川村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如期舉行。

  不大的會議室裡,坐了30多人,有班子成員,也有普通黨員和群眾代表。會議室外,幾名來村裡辦事的群眾停下腳步,站在門外向會議室裡面看著、聽著。

  村黨支部書記李春平首先作對照檢查。他說,我們班子成員注重做表面文章,看重工作在全鄉的排名,帶領群眾致富的辦法卻不多,這本身就是形式主義的表現。這些年,我覺得自己是村裡的“一把手”,資格老,對群眾關心的事疏於管理,總愛發號施令讓下邊的人管,致使一些問題因解決的力度欠缺,引起群眾不滿。有些問題,群眾意見很大,找到我這裡,我怕得罪人,一直也沒解決,這說明官僚主義在我的身上也存在。還有,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有時參加社會人員宴請,遇事喜歡講排場,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我也沾邊……

  會上,李春平率先把自身的“短處”揭開了,隨后,支部委員和黨員們也一個一個地找自己的毛病,亮出短處,為自己畫像。

  幾個在會議室外看“熱鬧”的群眾輕聲嘀咕著:第一次看到這樣開會。書記和支委個個都是實在人,不藏事,這樣的人和咱貼心,靠得住。

  “村干部處理問題如果缺乏耐心,會把看似很小的事惹成大事”。支部委員韓興文說,在處理村民魏玉田的房宅地界糾紛的問題上,春平同志缺乏耐心,控制不住情緒,引起群眾上訪要“說法”。

  80歲的老黨員吳龍發從兜裡拿出一份事先寫好的材料,對班子的意見、要求都一筆一畫地寫在上邊。他說,村裡要有好的發展思路,種植業的發展很有前途,要好好合計合計。

  村級組織生活會不僅是“晒”問題、聽批評的會,也是凝心聚力、謀劃未來的會。

  9月4日9時,在平山區橋頭鎮尚家村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上,村黨支部書記郭連萍首先發言,帶頭對照檢查了7條突出問題。關鍵點是:群眾關心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比如,2012年“8·4”洪水后,4組村民通往耕地的吊橋被沖斷,目前還沒有修復,村民進地耕作不得不繞到很遠的漫水橋或抄近道橫穿高速公路,不方便也很危險……

  組織委員、村主任劉勇自我揭短:“對待一些棘手的工作,有畏難情緒,有時存在得過且過、拖拉等待的現象。在退耕還林款出現差錯時,我沒有主動去查找出現問題的原因,也沒有拿出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而是等有人反映到上級領導那裡,才被動安排……”

  會議進入相互批評環節,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你是班長,組織生活你都不愛領我們過,你說說這怎麼能使我們村黨員的黨性強起來呢? ”

  “你作為村主任,我們村民組合作社建起來后,你就來了一趟,盡管有些事你是過問了,但我們合作社怎麼發展,從根本上講你一點忙都沒幫。 ”

  村黨支部成員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有辣味,普通黨員的自評和互評也毫不顧忌情面。

  “你作為一名黨員,自己在嶺下發展的山野菜、承包的榛子園都搞得挺好,收入也挺可觀,但是你隻顧個人致富,卻沒有發揮黨員的作用,帶領大家共同發展致富啊。 ”

  “是黨員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混同一個老百姓,可是你不僅從不參加村裡的活動,而且遇事總是怪話連篇。再這樣下去,我看就要對你的黨員資格說道說道了! ”

  臉紅了,才有真感受﹔出汗了,才能真反思。聽著大家的意見,參加會議的支委和黨員們都說:“真是有點坐不住,大家的批評讓我警醒,今后一定要對照著好好整改。 ”

  高質量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理解,在隨后進行的“兩評議”工作中,參加會議的黨員和群眾代表,對村級黨組織的專題組織生活會給予了滿意的評價,對身邊的黨員作出了實事求是的中肯評議。

  回應關切 立行立改

  如果說,開展批評是“說事”的話,那麼整改落實就是 “辦事”。光說不做,耍“天橋把式”,肯定過不了群眾這個關。

  9月1日,桓仁縣灣灣川村的公示欄上,貼出了村領導班子集體和個人整改清單。清單的內容包括: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具體整改措施、整改時限。

  這一天,他們的組織生活會剛剛開過5天。

  這張“明白紙”一貼出,公示欄前就圍滿了村民,大家指指點點,熱烈評說:沒想到,我們關心的事,這麼快就解決了一大半了。

  安裝路燈,就是村民的期盼和要求。組織生活會結束后,李春平與班子成員一商量,立即行動,兌現向村民的承諾。李春平說,以前我們對群眾的要求有懈怠、偷懶的時候,現在整改清單貼出去了,群眾都眼睜睜地看著哪,村干部誰還敢躲清閑啊。

  桓仁縣灣灣川村的整改落實只是一個點,在本溪市每個村的基層黨組織及其班子成員專題組織生活會后,都列出了整改清單,做出了落實承諾。擺在群眾面前的時間表、線路圖、責任人,就像一條無形的鞭子,催促著“村干部”必須把轉變作風、服務群眾這件事做實、做好。

  南芬區解放村四組有3000多畝榛子園,每到收獲的季節,村民們就為運輸的事犯愁,因為沒條像樣的路,隻能靠人力背扛。為了解決四組群眾集中反映的這一難題,解放村“兩委”班子馬上行動,在四組后山的半山腰開辟了一條寬3米、長4000米的盤山路,把榛子園與村組路連成一體,極大地方便了村民運輸榛子。

  解放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群眾看病最近也要到20公裡以外的醫院。根據群眾的要求,村裡加大投入,強化了村衛生所設施建設,特別是前幾天,村裡還協調本溪三院志願者組成醫療服務隊,來到解放村為村民義診。村民走進村衛生所,就能得到城裡醫生的免費診療。大家這個高興啊,都說是教育實踐活動給村民帶來了實惠。

  更令群眾高興的事不僅在於他們眼前的一些生活難題得到了解決,更在於他們所想所盼的事關村級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的長遠大事也列入了整改計劃: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推進冷棚香瓜、冷棚蔬菜和榛子等“一組一品”發展力度,為農業產業化插上市場化的翅膀﹔把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引進項目,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重點,讓聞名遐邇的大峽谷產生最大化的興業富民效益……

  堅持立行立改,積極履諾踐諾,村級組織生活會的成果正逐步顯現。百姓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他們說,專題組織生活會后,村干部天天見人了,天天做事了,與我們的關系密切了,感情加深了,真希望這不是一時的景象。

  改進作風 久久為功

  有人說,農村老百姓的期盼很單純,一個是期盼生活富裕﹔第二個是期盼平安幸福。對於村級黨組織來說,把這兩件事抓好了,就能贏得群眾的信任。然而,做好這兩件事,需要一系列的條件。這其中包括村級黨組織及其成員為民服務的意識、技能和效果的提高,包括要以高尚的思想境界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任,也包括帶領群眾確立發展致富的思路和目標。

  這也正是此次專題組織生活會給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留下的一段千金難買、刻骨銘心的記憶和收獲。

  面對諸多難題的新合村黨總支書記韓秀霞談起組織生活會的收獲,感觸頗多:開會的前一天,我們村裡發拆遷查缺補漏款,以往都是讓村民到街道辦事處領取,怕鬧事。這次應村民的要求,就在村黨組織辦公室發,沒想到非常順利。通過這件事,我們明白了,以前我們替群眾想的少了,替自己想的多了,服務意識淡薄了,服務技能匱乏了。

  灣灣川村黨支部書記李春平說,如果要說生活會收獲的話,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掏心窩子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收獲了群眾的信任,也知道自己該怎麼走進群眾、為群眾干些啥。

  城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武認為,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這次生活會讓我看到了自身在作風上與群眾要求的差距,要以這次組織生活為起點,按照黨章的要求,立行立改,扑下身子多為村民辦實事。

  高質量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使農村黨員干部有了豐厚的收獲,也使全程參加指導的市、縣區、鄉鎮黨務工作者和組工干部對如何運用好組織生活會這一好形式,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有了深刻的啟示。

  本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忠明參加指導了多個村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回顧這段工作經歷,他深有感觸地說,實踐証明,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有利於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溪湖區東風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懷德參加指導了新合村組織生活會后。他說,新合村原本是個后進村,這次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不僅挖出了后進的病根,而且開出了祛病的藥方。這說明,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是確保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符合農村實際、取得實效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著力點。

分享到:
(責編:趙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