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江西廣豐:做“三有”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

2014年09月19日10: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廣豐縣枧底鎮黨員干部始終做到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積極爭做“為官有為、守土有責、發展有方”的“三有”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傾心盡力迸發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以“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干部形象,帶領群眾合力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升級。

“一門心思”干事業,做“為官有為”干部。為官一任,就要埋頭苦干,造福一方。為了實現“躋身全縣經濟強鎮、再創枧底輝煌”的奮斗目標,該鎮上下一心、合理謀劃,明確“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發展”的三年發展步驟,激發全體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形成全鎮思發展、謀發展、干發展的大氣候。2011年以來,該鎮通過編制鎮區總體利用規劃和控制性規劃,按照“一河兩岸”、“南優北拓”的發展思路,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將鎮區規劃面積由原來的0.6平方公裡拓展為1.5平方公裡,集聚人口增至5000人。2014年初,新建成的便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實現群眾辦事一站化服務,極大地提升了群眾滿意度。近幾年來,該鎮不斷跟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00余萬元完成新規劃區下水道建設1300米,路面硬化500米,場地填方4萬立方米以及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控違拆違為突破口,加強土地規范管理,2011年以來,該鎮共拆除違章建房4000余平方米。目前鎮新農貿市場綜合改造項目、現代塑膠籃球場建設項目以及公租房建設項目也在陸續啟動中,城鎮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在推進工作中,該鎮要求黨員干部時刻強化宗旨意識,黨委書記經常深入各個黨員組長家中了解情況,駐村干部走訪到每家每戶,及時解決棘手問題,融洽干群關系。“ 鎮裡為群眾辦了實事,也換來了當地群眾對鎮各項工作的支持,為了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征用土地120余畝,為促進馬家柚產業發展累計流轉林地1萬余畝,為推進花炮原材料生產產業發展累計流轉山地2000余畝……這一系列征地工作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正是因為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堅持走群眾工作路線,主動上門與群眾談心,向他們闡述全鎮發展思路、發展戰略,並征求意見和建議,引導群眾樹立發展意識,從而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該鎮黨委書記鄭敏強深有感觸地說道。

“兩個看齊”敢擔當,做“守土有責”干部。為了創新社會治理,激發社會活力,該鎮推行“兩個看齊”,即領導班子向書記、鎮長看齊,一般干部、村居干部向領導班子看齊,充分發揮主要領導的帶頭示范作用,凝聚全體鎮村干部,發揮最強戰斗力﹔該鎮還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實行鎮班子成員每日帶班坐班制,要求全鎮6個村(居)每天確保有工作人員在崗,以便及時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建立起群眾聯絡員制度。採取自主報名、支部推薦、黨委審核的方式,在全鎮669名黨員中選出了65名公益熱情高、溝通能力強的黨員作為群眾聯絡員,按照工作職責和家庭住址進行分片定崗,為群眾提供民事代辦服務,聽取和收集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發現和調解矛盾糾紛,切實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在解決與群眾息息相關村庄衛生環境的問題上,該鎮以黨員為支點,用黨員這個點帶動群眾這個面,成立了以自然村為主體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理事會,實現了農村環境衛生自我管理、自我籌資,自我監督的長效機制。該鎮是廣豐縣傳統的鞭炮、煤、銅生產基地,為保証生產安全,該鎮實行干部駐廠責任制和每周巡查制,發生狀況時,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處理,及時妥善做好社會維穩工作。如,2011年,該鎮大洋圩煤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廠方與家屬在處理礦難死亡事件意見不合,導致矛盾升級,面對危機,鎮、村干部直面矛盾不退縮,自始至終堅守一線,不厭其煩地溝通、協調事故雙方當事人,並提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解決方案,促成雙方達成協議,及時化解了矛盾糾紛,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要敢於面對,面對群體事件更不能退縮,一退縮的話,立場就會動搖,就容易釀成意想不到的大禍。”枧底鎮黨委書記鄭敏強堅定地說,“要始終相信群眾是好的,是通情達理的,關鍵是需要多溝通、交流,這樣,群眾理解了,就會主動替我們分憂。”該鎮西溪村的周元烈是一位殘疾個體戶,由於村完小教學樓正在修建,眼看9月1日開學之際,鎮裡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合適的教學場地,這時,周元烈主動要求把自家二層樓房騰空出來,作為臨時教學樓,解決了完小的燃眉之急,讓全村170名小學生能夠照常上課。近日,該鎮全面啟動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的老鎮區下水道改造項目,當地群眾拍手稱好,甚至有人作詩稱頌:“衛生健康最重要,排水治污做水道,勞動人民勤有功,感謝當地好領導。”

“三大依托”謀福祉,做“發展有方”干部。為了促進產業項目發展升級,加快當地經濟轉型,實實在在謀民利,該鎮依托三大平台夯實發展基礎。一是依托縣工業園區平台增加財政收入。先后引進投資1.3億的久順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00余萬的江西華欣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天之嬌藥業等大項目,還引進了38家物流商貿企業,進一步夯實稅源基礎。二是依托現實基礎產業平台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利用山多、有較高安全性條件的地理環境優勢,引進大型煙花鞭炮原材料生產企業,努力打造全縣現代數字化、集團化的煙花鞭炮原材料生產基地,如今,光華花炮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輝煌花炮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振豐引線廠等3個分別投資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陸續在該鎮落戶。同時,對現有的煤礦、銅礦等老企業,該鎮幫助其進行改造升級,並積極主動做好跟蹤服務工作,促使其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實現增產增效。三是依托山地資源優勢搭建農民致富項目平台。該鎮以“居在果園、美在果園,富在果園”為發展戰略,打造以本土馬家柚為主要品牌特色的“水果之鄉”,並陸續引進上饒東升農業有限公司和江西金柚緣農業有限公司等具有較大規模的馬家柚種植企業,目前已形成萬畝馬家柚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種植基地。形成了銅坑千畝吊瓜基地、百畝苗木花卉等特色農業產業,實現“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多樣化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解決當地剩余勞力就業2000多人,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2011年以來,鎮財稅收入平均年增長近30%,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財稅收入3300余萬,全年可達到6000萬元以上。”鎮長王智豐驕傲地說,“引進項目雖然會遇到流轉山林、土地或者征地上的問題,但隻要保障了群眾利益,群眾從中得到實惠,而且,我們干部能多和群眾溝通,把發展規劃跟他們聊聊,他們就打心眼裡願意配合。之前,有個村民因為流轉山地,工作人員丈量時放寬了標准,多量給他幾分山地,這樣可以多得些租金。可這個村民主動向要求退回多量出的山地,他說,‘企業落戶,荒山已經變成財富了,我們要用實際行動支持企業發展,哪能為多報山地面積佔企業便宜呢!我不能這樣做。’”

(江西省廣豐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祝增喜 徐忱佳)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