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問題整改工作,真正使整改落實成效服務於民、取信於民,廣豐縣五都鎮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扭住解決問題不放鬆,通過建立“三張清單”整改制度,嚴防前緊后鬆,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善始敬終,取得群眾滿意實效。
推行“問題清單”,保証查擺不空。自3月份啟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該鎮黨委通過上門夜訪、交流座談、發放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共收集意見、建議897條,經梳理共413條。這些意見建議包含環境衛生整治、困難群眾補助、基礎設施建設、鎮區佔道經營等大小問題。鎮黨委認真分析,在保留問題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從涉及“四風”的每一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對開展活動的建議等幾個方面進行分類梳理,共歸納為35項,並列出“問題清單”。在“問題清單”中,鎮十六名領導班子成員均認真建立了個人整改落實清單,提出了“任務書”、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對領導班子查擺出的112條“四風”方面突出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落實了“三有”即有牽頭領導、有責任單位、有完成時限,始終堅持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突破。同時對解決條件尚未成熟的具體問題,列入今后計劃或通過上下聯動予以整改﹔對政策限制類問題,做好解釋及時回復﹔針對部分村民反映的低保補助偏低等問題,加強政策的宣傳和引導。
健全“責任清單”,保証追責到人。該鎮進一步健全“分工負責、人人有責、一剛全責,無為問責”的責任落實機制,明確班子成員既要按分工職責抓落實,又要對全鎮面上各塊工作承擔責任,分層定責、分級督責、分類追責,列出“責任清單”。按照一般問題立行立改、疑難問題由易到難能改先改、重大問題提交班子會議研究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並按時間節點抓緊推進解決。並通過五都鎮村干部微信監督調度、跟蹤問效,及時報道專項整治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宣傳推介先進典型,懲處曝光反面典型,讓群眾了解,請群眾監督。鎮“活動辦”採取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明查暗訪、逐項督辦、責令“返工”和公眾評議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通報情況,確保將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到“末梢神經”。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方便群眾辦事,加強群眾監督,該鎮在鎮機關推行“三牌監督”制度,在政府門前添置“有事你找我”陽光牌,在各職能辦公室牆上懸挂去向牌,同時要求鎮機關干部在辦公場所、正常工作時間及執行公務活動中,都要統一佩戴標有單位、姓名等內容的工作牌,此舉不僅方便群眾辦事及咨詢,而且暢通了群眾監督的途徑,也對加強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起到督促作用。針對村干部績效管理方面的問題,已著手建立長效管理予以整改。9月份來鎮黨委召集各村(社區)支書座談會,進一步加強村干部考評考核工作征求大家意見和建議,並形成了村(居、場)年終考評要與即與工作結合、與評先評優、聘干結合、與工資待遇做到“三個結合”的五點具體意見,並嚴格執行。形成人人頭上有目標、個個肩上有責任的良好創先爭優氛圍。
落實“制度清單”,保証不走過場。該鎮結合領導班子查擺出的“四風”突出問題,在逐一“對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前期擬定的五都鎮領導班子相關制度建設項目進行梳理、整合,確定五都鎮領導班子制度建設項目18個,形成整改“制度清單”,並一一落實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制度建設按工作節點和時間節點有序有效推進。在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方面的“問題”信息,建立干部作風檔案,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教育。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員干部“走讀”問題,全面推行“5+3+1”住夜工作制,嚴格實行考勤簽到登記制度,健全了鎮村干部上班值班制度、請銷假制度、考核獎懲制度,出勤公示制度等,從制度上加強了對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約束。在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整治活動中,該鎮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遏制農村基層腐敗現象的發生入手,著力完善健全村務居務財務公開、重大決策事項民主管理工作制度,有效健全公務支出、公款消費方面的管理和監督制度,完善“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和公開制度,健全財政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對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保障今年10月份開展的村級“兩委”換屆選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西省廣豐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祝增喜 吳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