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山東蒙陰:低保讓群眾得實惠

2014年09月17日14:29  來源:光明日報

自從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蒙陰縣堅決糾正與民爭利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低保中存在的關系保、人情保問題開展集中整治,黨員干部帶頭自身清。截至今年3月30日,蒙陰縣共審核157個單位(鄉鎮)上報的干部職工近親屬享受低保情況自查表11095份,有1406名干部職工的1209名近親屬主動聲明退出保障范圍。通過此次復審整治,共有5537人退出低保,新納入低保保障范圍10617人。

“在基層,有些村干部一碗水端不平,落實政策不夠穩定,甚至有時候變更政策,假公濟私,徇私舞弊,這些做法反映了我們工作當中‘最后一公裡’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山東省蒙陰縣委書記朱開國說,出現這些問題,通常是“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這就說明我們工作不夠細致,對基層工作的指導、督導上還存在官僚主義作風,工作方式粗放。

“怎麼能確保以后不再出現類似問題?”面對記者的提問,蒙陰縣民政局長李再成說,目前主要採取了幾項措施,一是工作要真正公開透明,廣泛接受群眾監督。“我們聘請了62名義務監督員,包括村支部書記、紀檢、監察、財政、審計方面的人員作為我們的社會義務監督員,隨時對工作進行監督。”二是縣裡成立了低保信息比對中心,把各個部門的相關資料放在比對中心裡進行查對,這樣就在技術層面上為調查情況提供了可能。三是針對機關工作人員以及村干部的近親屬低保申請管理問題,實行單獨申請,單獨備案,長期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蒙陰縣黨員干部主動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式。今年,蒙陰縣北部山區遭遇大旱,黨員干部主動帶頭讓水,有水先澆群眾的地,最后一個澆地的,都是村裡的黨員干部。針對群眾提出的“看病難”問題,蒙陰縣衛生局積極進行調研整改,開展以“增設無假日門診、增設錯時門診、增設夏季夜間門診,嚴禁醫院工作人員帶熟人插隊加塞、挂人情號”為內容的“三增一禁”便民正風行動,有效地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很多群眾紛紛表示,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樹立了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干群關系更加緊密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更強了,社會也更加和諧了。(記者 趙秋麗 特約記者 李志臣 通訊員 王召群)

分享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