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福建南安檢察院:“五措並舉”深化服務保障民生

2014年09月16日14: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安市檢察院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積極響應市委號召,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訪民情、知民意、解民憂,深化服務和保障民生,取得初步實效。

一是“系民情”,走訪基層強調研。依托26個檢察官聯系基層小組,走訪全市26個鄉鎮,向多戶生活困難的群眾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子女就學就業情況、具體存在的困難,聽取其對檢察意見建議,今年來,共填寫《進村入戶情況登記表》33份,梳理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36條﹔強化調研深度,深入農村、社區,實際了解情況,共同探討如何解決以及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問題,重點解決拆遷征地、修路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涉法涉訴問題。

二是“解民憂”, 建言獻策助發展。出台《南安市人民檢察院產業檢察工作室工作制度》、《南安市人民檢察院產業檢察工作室工作職責》等制度,以水暖、石材兩個產業集群為試點,開展產業檢察工作室服務工作,主要針對保護知識產權、服務金融改革等方面為產業集群提供法律咨詢、法制宣傳、涉檢糾紛調解等司法服務。同時,結合企業特點和典型案例,深入九牧等水暖龍頭企業以及石材協會教育培訓基地開展法制宣講活動,編寫並分發《服務企業法律宣傳手冊》,強化犯罪預防,並提出加強企業人事、財務、安全、制度等管理方面的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三是“強聯絡”,疏通渠道促監督。建立人大代表、委員信息庫,按檢察官聯系基層工作組所轄區域定期到片區走訪,負責日常聯絡工作,今年來,共走訪座談4名鄉鎮人大代表、15名政協委員,征求意見8條。開通與代表、委員聯絡電話,在檢察門戶網站上開設“代表、委員專欄”,及時公布聯絡工作信息和有關情況,定期向其寄送《檢察日報》和《南安檢察要況》、《南檢文苑》雜志,全面反映季度性、階段性檢察工作情況。依托“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委員參觀,全面介紹檢察工作,聽取其意見建議。同時,邀請離休老干部回院參加座談會,虛心聽取和了解老同志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以及檢察工作監督的意見和建議。

四是“樹親和”,檢調對接化矛盾。依托檢察官聯系基層平台,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與市司法局會簽的《關於開展檢調對接工作的實施辦法》,對辦案中發現的符合檢調對接的輕微刑事案件,及時與當地司法所聯系,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以服務新農村建設, 今年來共將10起符合條件的案件納入檢調對接工作中,已調解成功5起。探索引入“第三方”機制化解涉檢信訪矛盾,明確在信訪人與檢察機關對信訪事項的事實、証據或法律適用的認識存在重大分歧,經檢察人員多次釋法析理,信訪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引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第三方”主體參與其中,進行釋法說理,實現息訴罷訪。同時,定期不定期走訪“第三方”主體,了解基層信訪動態,及時化解矛盾。

五是“重協作”,形成合力護生態。與山美水庫管理處、環保、水利、鎮政府等部門會簽《關於開展山美水庫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聯系機制》,建立工作聯系點,實地調查庫區周邊工業、生活污染情況,督促對排放未達標企業進行整改,建議庫區周邊鄉鎮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時,立足檢察職能嚴厲打擊盜伐濫伐、非法佔有農用地等破壞森林植被、危害生態安全的刑事犯罪,依法監督國土、林業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加強線索摸排,嚴肅查處危害生態安全背后的職務犯罪。延伸檢察觸角圍繞“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聯合開展“保護山美水庫,倡導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庫區周邊開展專項宣傳以及法制教育。

(福建南安機關黨建雲平台供稿  吳聯炮 郭志洪)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