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廣東東莞:強化"五補課"推進教育實踐活動穩步"向前走"

2014年09月16日10: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東莞市教育實踐活動在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后,以“五補課”方式扎實組織開展“回頭看”,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學習教育、問題整改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逐項進行“回爐”和“補課”,確保各項任務不走形式、不打折扣、落到實處,使整改落實工作更好地“向前走”。

一、看學習教育效果,在“深學”上補課。進一步深入學習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深入學習進行思想“補課”。一是集中學。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專門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把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各鎮街普遍通過黨政聯席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集中學習會等形式,借鑒蘭考縣委和南海區委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成功經驗,再一次回頭學習領會,進一步筑牢思想基礎。二是在線學。依托“群眾路線網”、政務微博微信等在線學習平台,向黨員干部推送教育實踐活動最新動態。如大朗鎮在“群眾路線網”開設“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典型”專欄,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和自行觀看學習,以身邊的“活教材”教育黨員領導干部。三是交流學。市委組織宣講團開展面向基層的《讀本》宣講,同時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自主讀學習讀本、看經典影片,更大范圍地豐富和深化理論認識。各單位也廣泛召開學習交流會,以交流研討的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再次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二、看問題查擺深度,在“細照”上補課。嚴格對照“三嚴三實”要求,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進一步廣開言路、匯集民意,務求查擺“四風”突出問題更准更像。一是查擺問題使“四風”更聚焦。進入整改環節,市紀委就加強“陽光熱線”電台直播和問政答政兩個平台建設,充分利用群眾意見幫助各單位找出問題,創新欄目內容,保証熱線“越辦越熱”。各單位“一把手”親自到窗口現場體驗找出辦事服務問題,召開“四看四查四建”教育實踐主題活動討論會找出“涉黃”事件中的“四風”問題,發現存在問題后更加注重從共性問題中查找個性問題,從工作問題中查找思想問題,從普遍問題中查找作風問題,防止輕描淡寫、散光跑偏。二是補充意見使材料更完善。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在“兩會一評議”后,根據對照檢查出來的問題和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及時補充完善對照檢查材料,對批評和自我批評意見列出清單,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和成長經歷,逐項寫清自身存在“四風”問題,確保“自畫像”像素更高,做到每一項問題都見人見物、見事見例。

三、看邊查邊改成效,在“篤行”上補課。在教育實踐活動前段工作中,東莞始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抓好突出問題的解決。在整改落實環節,對整改工作更加重視、更加嚴謹。一是整改措施更有效。各黨組織在前期收集意見建立整改台賬制度基礎上,逐一落實整改責任領導、責任分工、整改時間和具體措施,以實打實的舉措解決問題,解決一個銷號一個,同時對整改措施等內容上網進行公示,以群眾監督倒逼問題整改。二是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更到位。深入開展“四看四查四建”活動,從落實責任、強化監督、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在消除“黃流”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全面展開“涉黃”死角清查,徹底根除“黃流”毒瘤,做好“四建”工作。三是整改效果更明顯。活動以來,全市著力抓好“涉黃”首要問題的整改,以“2.9”專案全部成功告破來回應群眾關切。同時改善了社會保障、教育質量、促進就業等民生方面問題,如市社保局在各鎮街新增了5所新莞人子女醫保試點學校,使我市新莞人子女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真正讓群眾受益。

四、看基層黨建力度,在“大抓”上補課。東莞注重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大力推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和提升基層基礎保障和聯系服務群眾水平,借活動之力持續“加勁”,對整頓效果不明顯、保障工作不到位、領導責任不落實的堅決“補課”,形成大抓基層的良好態勢。一是深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經過幾個月的集中整頓,全市25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已基本完成轉化,特別是其中7個問題突出村(社區)在7名市委常委挂點指導下,黨組織班子建設已煥然一新。大朗鎮洋坑塘村黨工委以迎賓路建設為突破口,扭轉了“班子不團結、內耗嚴重、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的局面,成為全市典型宣傳案例。同時,針對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黨組織轉化效果差強人意、班子建設有待加強,以及部分領導干部認為集中整頓行動已結束可“撒手不管”等問題,堅持“分類推進”和“長效治理”原則,繼續落實領導責任,深化市鎮兩級領導挂點指導和工作組駐村督導機制,持續抓好轉化后續事宜,確保基層黨組織在整頓后都能健康高效運行。二是提升聯系服務群眾水平。重點針對聯系服務群眾不夠緊密的薄弱問題,完善黨代表工作室制度,建立健全市、鎮、村領導干部定期聯系走訪群眾機制。認真開展“四聯四問四幫”活動,今年9月起,市領導每人聯系1-2個鎮街,定期到現場辦公,聽取群眾意見。推廣“一站式”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提供為民代辦服務,年內完成6個試點鎮街社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三是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分期舉辦了村(社區)黨工委書記能力建設輪訓班和農村黨組織書記學習論壇,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黨性修養和履職能力。

五、看群眾參與廣度,在“群議”上補課。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群眾的參與,東莞各級黨組織堅持活動成效惠民、取信於民的原則,著力通過訪民情、聽民意、聚民智、促民評,帶動社會大眾廣泛參與活動,形成群議群督的良好氛圍。對在活動中存在群眾表達訴求不暢通、問題整改各環節未對外公示、活動成效未能讓大多數群眾滿意的堅決進行“補課”。一是多渠道暢通群眾訴求表達。繼續做好“走近基層、問計百姓”等系列活動,市鎮兩級領導通過下鄉調研、現場辦公、視頻接訪等形式繼續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寮步鎮還督促村(社區)黨工委書記帶領社區干部每月15日定點接訪群眾,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針對群眾受時空條件限制,有問題無處談、有意見無處提等問題,鳳崗、常平等鎮街著力通過優化黨代表工作室、信訪接待室的開放時段、開展流動黨代表工作室常態化上街設攤、完善意見箱設置和網絡問政平台,讓群眾易於、樂於、敢於提意見表訴求,方便群眾監督。二是多形式公示問題整改情況。落實“整改方案讓群眾知曉、整改過程請群眾監督、整改效果由群眾評判”的要求,各活動單位領導班子的整改台賬普遍在黨務公開欄和群眾路線網進行了公示。村(社區)黨工委、“兩新”組織等活動單位集體對照檢查材料及問題整改台賬,普遍通過黨務公開欄、宣傳欄、櫥窗等進行了張貼公示。對目前仍未公示或公示內容敷衍了事的活動單位,督促盡快公示明確整改的內容、目標、時限、責任和進展情況,真正讓群眾知道在做什麼、做了什麼、如何做的,以群眾監督促進整改落實。三是多方面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全市各級黨組織都著眼便民利民,努力為群眾辦成幾件實事好事,從解決群眾辦事出行、居家醫療等具體事情做起,開展校車超載專項整治、在窗口部門設置咨詢導引台和綜合協調窗口、簡化社區轉診程序、建立愛心洗衣房為孤寡老人定期免費清洗被單衣服等,從小事改起,帶著感情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變化、享受到實惠。

(廣東省東莞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