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採取“四問三同兩卡一賬”的有效措施,著力打通“最后一公裡”,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
“四問”轉作風。一是問政於民。採取定期接待、家訪談心、問卷調查、民情懇談等方式與群眾互動,廣泛征集群眾對科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推進科學民主決策。二是問需於民。圍繞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工作,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是問計於民。拜人民為師,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從問題中聽民聲,從民聲中聽願望,從願望中聽良策。四是問效於民,把群眾高不高興、答不答應、滿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把工作的評判權交給群眾。目前,已召開民情懇談會476場次,收集意見建議1412條,解決合理訴求969個、困難問題664個。
“三同”零距離。在全縣450名干部中廣泛開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住村體驗活動,拉近干群關系。要求縣級領導每年住村不少於10天,直接聯系群眾不少於5戶﹔縣級部門負責人每年住村時間不少於12天,結對聯系群眾不少於3戶,班子成員每年住村時間不少於8天,結對聯系群眾不少於2戶﹔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每年住村不少於50天,直接聯系群眾不少於10戶,班子成員每年住村時間不少於60天,結對聯系群眾不少於4戶。目前,450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到全縣831個村民小組,開展“三同”住村體驗活動2895天次,結對聯系群眾2406人。
“兩卡”連民心。一是發放《民情聯系卡》。制作包括單位、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對象、服務承諾等基本信息的“民情聯系卡”1520張,450名領導干部主動逐戶上門發放聯系卡,讓群眾有怨、有困、有需時,通過聯系卡,及時與結對聯系領導干部保持溝通聯系。二是建立《民情登記卡》,記錄群眾家庭基本信息、生產生活狀況、反映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困難、聯系服務情況以及基層組織和群眾評價。目前,已發放《民情聯系卡》1520張,收集群眾電話反映難題65件、實事658件,辦結難題58件、實事597件。建立《民情登記卡》1625張,記錄群眾反映問題984件。
“一賬”記冷暖。將村情民意和走訪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整改意見記入台賬,按照類別劃分為難題、實事、積案三類,按照辦理的難易程度,明確近期、中期、遠期完成目標。涉及單位定期開展民情分析,按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歸口落實原則,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目前,縣委常委班子成員收集並立項督查的15件難題、42件實事、14件信訪積案,已辦結難題14件、實事32件、信訪積案7件,帶動了全縣各級各部門共辦結難題174件、實事1523件,化解矛盾糾紛3120件。
(雲南省屏邊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李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