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提出,要著力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把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化。這為不斷把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一年多來,全黨上下以踏石留印的堅韌精神,以雷厲風行的務實工作,令黨風政風為之一新,從中央到地方都有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總結。無論是“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的嚴格,還是“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堅定,都讓群眾普遍感到黨員干部隊伍風更清、氣更正,社會各界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贊譽有加。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有些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還沒有跟上。甚至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整改落實中瞻前顧后、左顧右盼,無所適從﹔還有一些干部在制度建設中輕內容、重形式,甚至搞“制度作秀”……這些問題再次提醒我們,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敬終如始、一鼓作氣、善作善成。當下,正是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向縱深的重要節點,各地各部門既要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要勇於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把中央出台的制度承接好﹔還要結合實際健全完善相關制度,注重把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防止短期效應。
制度建設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環節,抓好建章立制,才能把整改落實的工作成效鞏固下來、堅持下去,進而從源頭上鏟除滋生“四風”問題的土壤,實現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的目標,健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沒有好的制度“防火牆”,就難以根治“四風”頑瘴痼疾。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必須注重制度建設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長效性,而其關鍵在於“實”行。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和挂在牆壁上的規章制度很難奏效,務必要切合實際,堅持從自身查擺出來的問題和從群眾意見總結出來的問題中,找出制定依據,增強可操作性。制度建設要務實管用,確保可執行、可監督、可檢查、可問責。要嚴防制度“作秀”,多站在群眾的角度干工作,少看已經取得的成績,多看還有多少需要解決的問題,確保建章立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當前,我們要緊緊抓住建章立制這個關鍵環節,建立一條就要做到一條,好經驗發現一條就要固化一條,始終把握“求真、求實”的正確方向,確保教育實踐活動讓群眾滿意,真正做到善作善成、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