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安徽阜南:“農民之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最后一米”

2014年09月15日14: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小教育實踐活動中,安徽阜南黃崗鎮黨委、政府結合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以打造“農民之家”平台為著力點,以為民服務為主線,積極探索推行“四卡服務”,進一步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

“四抓四保”高標准搭建“農民之家”服務平台。抓規劃,保証合理。一是通過實地了解村級活動場所基本情況,召開村室建設動員大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二是組織力量逐村開展調查摸底,建立健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電子檔案。三是通過綜合分析調查結果,邀請有關技術人員對村室建設進行指導規劃,努力將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成黨員活動室、村民議事堂、便民服務室、文化教育室、群眾娛樂室為一體的活動陣地,打造全新的“農民之家”,切實使活動陣地建設與實際工作有機地融合起來。抓設施,保証配套。在村室建設指導中,鎮黨委堅持統一設計標准、統一建筑風格、統一室內布置,要求每個新建活動場所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村“兩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計生服務室、為民服務代理室等一應俱全,辦公設施合理配置,室內裝修朴素大方,周邊環境整潔優美。目前,全鎮14個村,已經完成10個村室建設,對建成的村室,鎮黨委統一購置了辦公桌椅、資料櫃、檔案盒等設施,統一制作了室內版面,懸挂黨旗等,同時對黨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內容進行了統一和規范,保障了村民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監督權。通過設施的完善,使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功能更加健全,確保了村級活動場所的高標准、高起點,滿足了農村黨員群眾開展各種活動的需要。抓領導,保証落實。在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中,鎮黨委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明確了村黨組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鎮黨委班子成員和包村干部的負有相應職責,努力做到遇到問題立即匯報、盡快協調解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格局。先后召開各種形式的調度會、推進會、現場觀摩會20余次,積極聯系協調有關單位結對共建、幫扶。同時將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納入村級年度工作考評當中,對村級陣地建設不力的,當年不能評選先進。村室建設中,建立村干部值班制度,各村建立例會、值班和民情通報等制度,公布村干部聯系電話,讓群眾參與落實監督。抓督查,保証進度。成立了由鎮紀委書記、組織委員、包村干部等參加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指導監督組。監督小組從日常監督入手,建立月報制度,村室建設村於每月底前上報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進展情況,鎮黨委對工程建設進度進行一次通報,對未開工或進度較慢的進行督促指導,以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在竣工驗收階段,由村黨支部初步驗收,鎮黨委跟蹤驗收,確保每一個竣工的村級活動場所經得起“檢驗”。通過規范和監督工程質量,杜絕了偷工減料現象的發生,加強了對建設項目的跟蹤指導和督促,保証了村活動場所建設真正成為優質工程。

“四卡服務”暖人心。按照統一格式,把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站(所)黨員干部職工的姓名、職責、聯系電話等內容,分別制成民政、財政、社會綜合管理、計劃生育、農業生產、招商引資六大類四張卡片1萬余張,發到群眾手中。群眾有困難和問題時,可以通過服務卡上的聯系電話,隨時打電話或直接到辦公地點找相應挂鉤聯系人員,從而暢通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聯系渠道,保証了廣大群眾隨時隨地可以找到或聯系到想要找的干部,辦成想要辦的事情。截止目前,已有110多名鎮村機關干部通過走訪調研,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211件,結對幫扶困難黨員和農戶275余戶。

(安徽阜南基層黨建雲平台供稿  劉勇)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