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阿榮旗委將“大引領”工作機制與教育實踐活動有機融合,作為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四大行動”、“六大工程”的有效載體和自選動作,在工作網絡、工作機制和工作內容等方面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使“大引領”工作成為統攬“三農”工作的有效機制,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法寶。
健全組織網絡,引領農戶全覆蓋。一是建立旗級引領隊。以旗四大班子領導為隊長,部分旗直部門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為成員,每個旗級引領隊負責1個鄉鎮,主要職責是定方向、明思路,謀項目、促發展,廣聯系、解難題。二是建立鄉鎮引領隊。以鄉鎮領導干部為隊長,機關干部、站所職工為成員,每個鎮級引領隊引領一個村,主要職責是幫助所引領的村抓班子、帶隊伍,調結構、謀發展,幫協調、解難題。三是建立村級引領隊。以鄉鎮引領隊包村干部為隊長,村“兩委”班子成員、小組長、黨員和村民代表為成員,每個村級引領隊引領一個組,主要職責是深入各屯各戶訪民情,釋民惑,解民難,化民怨,匯民智,助民富。目前,全旗共成立旗鄉村三級引領隊323個,選派引領員1552名,形成了覆蓋全旗148個行政村、7.1萬農戶家庭的駐村、駐戶引領工作網絡。
整合工作資源,引領發展全覆蓋。阿榮旗作為典型的農業旗縣,多年來受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生活水平不高,影響了建設嶺東強旗和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對此,把引領發展作為“大引領“工作的核心內容和精髓所在,全力抓落實。一是重“引領”,推動農民致富。旗鄉村三級引領隊立足各鄉鎮資源稟賦,積極幫助引領村制定三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涉農部門爭取項目,指導引領村落實旗委政府“三農”工作任務,重點引導農民發展十大富民產業、推廣土地流轉、挖掘“五荒”資源、發展勞務經濟,拓展增收渠道,實現多產業、多渠道增收。以呼倫貝爾肉業集團入駐阿榮旗為契機,做大做強肉產業這塊蛋糕,四大班子領導帶頭,部門和引領員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引領村新建標准化肉牛小區57個,購進肉牛13.2萬頭,出欄5萬頭。僅此一項,農民增加收入7000萬元,2013年底全旗40個新農村示范村農民純收入達到2萬元,其他村農民純收入1萬元。二是求“實效”,改善民生條件。在引領經濟發展的同時,各級引領工作隊從關心群眾切實利益的交通出行、住房就醫、環境衛生、社會穩定等方面入手,積極幫助解決危房改造、道路維修、新農村建設等民生難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在自然災害發生后,各級引領隊第一時間趕往災區指揮搶險救災,向受災群眾捐款,切實幫助群眾解決了燃眉之急。三是夯“基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各級引領隊積極配合村級組織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參與指導村級重大事務管理“四議兩公開”和“532”工作法落實,規范村“兩委”工作運行機制,協助村級組織做好發展黨員和后備干部選拔,積極引導后進村“兩委”班子轉變思想,促進三類村轉化提高。過去信訪矛盾突出的復興鎮地房子村、得力其爾鄉得力其爾村,引領致富和新農村建設后,成為先進示范村。
完善運行機制,解決問題全覆蓋。堅持引領目標具體化、幫扶內容項目化、工作督導責任化,建立分級引領的工作運行長效機制。一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問題全面排查機制。旗級引領隊的包村人員每年入戶走訪1遍,鄉(鎮)級引領隊的包組人員每年入戶走訪2遍,村級引領工作隊的包屯人員每年入戶走訪4遍,認真梳理各屯各戶的基本情況、訴求、困難、意見和建議,建立“一戶一頁、一屯一冊、一村一庫”的民生台賬。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旗級引領隊正副隊長直接擔任所引領鄉鎮督導組的正副組長,旗鄉村三級引領員直接擔任引領村的指導員,集中以旗、鄉、村三級引領工作隊為單位,利用1個月時間集中開展調研走訪工作,直接到群眾家中聽取意見,查擺問題,共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185次,發放調查問卷960份,征求意見建議1960條。二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問題逐級解決機制。針對入屯入戶走訪梳理出的訴求和建議,普通問題,條件具備,由村“兩委”立即解決﹔棘手問題,創造條件,由鄉鎮黨委和旗直部門抓緊解決﹔重大問題,綜合施策,由旗委政府謀劃解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先后梳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1960條,已由鄉鎮層面辦結1052條,旗委先后2次召開交辦會,共交辦908條,已整改落實526條,及時通過阿榮通訊和阿榮黨建網站進行公示,提高了群眾認可和滿意度。三是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引領工作定期調度、半年通報、年終考評制度,通過召開調度會、專項工作聯系會、聽取各引領隊工作匯報、對引領工作進行檢查和考評等具體措施,督促引領隊定期深入基層群眾、認真開展工作。把引領工作納入鄉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范疇,作為評選優秀和干部調整的一項重要依據。
(阿榮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孔祥勝 吳志凌 郭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