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福建長樂:“六多六少”教育實踐活動呈現“新常態”

2014年09月15日16: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福建省長樂市不斷創新工作載體,積極整合優勢資源,激發工作活力,呈現出“六多六少”工作新常態,有力地服務了更加開放美麗幸福和諧的新長樂建設。

“下鄉”多了、“上訪”少了。全市535名市直部門科級干部全部下派至村(社區、企業)等基層單位挂鉤駐點,並配合1651名鄉鎮(街道)干部利用“走進千萬家、溫暖長樂人”進村入戶大走訪活動契機,發揮職業特長和資源優勢,幫助駐點村解決項目建設及征地拆遷等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認真撰寫民情日記作為搜集第一手資料的重要方式,為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提供必要參考。干部找得到、見得到,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事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解決,上訪的老百姓也就少了。

“滿意”多了、“怨氣”少了。結合“四個萬家”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扎實實做事,讓群眾滿意。在集中新增財力,辦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十大類31項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基礎上,持續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比如,針對教育、衛生系統人才緊缺的問題,市委市政府專門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每年市財政安排增加1500多萬元資金,用於加強教育、衛生人才的培養、引進和管理﹔針對飲水安全問題,在積極配合上級部門推進大樟溪引水工程建設的同時,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2.5億元解決了17個鄉鎮(街道)50多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落實”多了、“會議”少了。文山會海少了,深入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干部越來越多。今年1月-7月,壓縮全市性會議3場,壓縮文件46份,調整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10個。在進村入戶走訪過程中,羅聯鄉了解到馬厝、大坪、東林村許多群眾反映環鄉路路段沒有安裝路燈,鄉黨委向上級爭取到86萬元資金,同時積極加快“亮燈”工程建設步伐,現已全面完工,為群眾夜間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保障,進一步提升農村環境生活品質。今年1月1日以來,市行政服務中心38個入駐單位共取消8項審批服務事項,承接2個由福州下放至長樂的審批服務事項﹔目前共有518項審批服務事項入駐行政服務中心,取消和下放的審批服務事項佔事項總數的1.93%。

“援助”多了、“失業”少了。長樂市把解決困難家庭創業就業援助工作作為鞏固大走訪活動成果的一個重要抓手,堅持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市裡專門成立就業創業援助中心,各鄉鎮(街道)也分別成立援助站,鄉鎮(街道)通過大走訪建立零就業家庭勞動力檔案,挖掘企業崗位用工需求,從中牽頭派對。為確保援助工作落實到位,市委專門要求把這項工作列入教育實踐活動督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並作為年終效能加減分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訪摸底群眾2072戶、5483人,共摸排出困難家庭729戶,為困難家庭提供合適就業崗位3712個,幫助639人實現就業。

“在崗”多了、“應酬”少了。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長樂市各個機關,從領導到基層工作人員,每個人的作風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干部自覺遠離應酬、在食堂就餐。應酬少了,大家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時,長樂市從嚴管理干部,專門出台規定,把整治“走讀”工作作為從嚴管理干部工作的重點,進一步加強鄉鎮機關干部考勤及在崗管理,防止“走讀”現象的發生。應酬的減少,也讓“三公”經費明顯減少。截止今年7月31日,全市行政及參公事業單位、鄉鎮街道 “三公”經費支出合計1613.59萬元,與去年同期對比,“三公”經費支出縮減757.27萬元,下降31.94%。

“公益”多了、“浪費”少了。注重提倡節約節儉辦事,轉變社會風氣,引導企業家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公益事業。針對一些人、一些地方婚喪活動花費幾百萬元、上千萬元的不良現象,長樂市結合群眾反映強烈的“婚喪奢靡之風”,出台《關於嚴格規范黨員干部操辦或參加婚喪喜慶活動的暫行規定》和《關於深入開展移風易俗 反對鋪張浪費活動的實施意見》,針對性地開展“移風易俗”系列活動,要求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引導群眾做到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狠剎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金峰鎮一位黨員企業家去世后,其家屬遵照老人遺願,把原本用來“分祭”的100萬元錢省下來捐給慈善組織,為全市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營造文明和諧的新風尚起了個好頭。

(長樂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