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徐州解放路小學:堅持“四貼心” 做到“真服務”

2014年09月11日16: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小學黨支部如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推動學校發展,既是重要的理論課題,也是現實的實踐問題。解放路小學黨支部抓住“服務”這個關鍵,創新思路,大膽探索,逐步形成了“四貼心”工作法,做到了與學生、家長、教師、黨員“四貼心”,真心實意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教師、服務黨員,在學生綜合提高、家校有效溝通、教師團隊培育、黨員發揮作用等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為推進學校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貼學生心:開“課程超市”,促進學生綜合提高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更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真正滿足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需求,解放路小學從學校實際出發,圍繞“多元發展、綜合提高”目標,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開設了以“增強孩子學習興趣”為先導的“課程超市”,依托以培養特長的“345校級社團”、激發興趣的“596年級社團”和傳承文化的“節日課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三級課程體系,實現了學校硬件資源、課程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有機融合和貫通共享。

一是開設“345”課程,培養特長,塑造個性張揚小能人。“345”諧音展示我,是校級學生社團。學校聘請有專業特長的人員擔任授課教師,每周二、周五下午開展活動。授課內容以培養學生特長為主,主要包括科學探究、管樂、合唱、舞蹈、古箏、圍棋、書法、足球、網球、輪滑、乒乓、素描、電腦繪畫、英語說唱等,在校學生不受年級班級限制,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參加不同的課程,並可以長期參與活動。

二是開設“596”課程,激發興趣,塑造全面發展小學生。“596”諧音我就樂,是年級學生社團。打破原有的編班模式,孩子自主選擇學習的課程,全校六個年級的學生以“走課”的方式全部參與進來。學校安排有一技之長的教師授課,每周五下午利用90分鐘的時間開展活動,課程涉及文學素養、思維風暴、動手益智、強身健體、藝術熏陶五大系列,全方位、立體化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是開設節日課程,傳承文化,塑造弘揚傳統小公民。解放路小學作為江蘇省文明單位,堅持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開發節日課程,突出思想內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六大傳統節日,分別以春節暖他人、元宵話民俗、清明祭英烈、端午誦經典、中秋睦家人、重陽敬老人作為課程主題,讓學生從小就了解傳統節日、感悟民族文化、繼承民族精神。

解放路小學內容多元、載體多樣的“課程超市”,不僅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激發了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動性,而且擴大了家長、學者等社會群體的參與度。學校在推進課程建設過程中,不僅贏得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認可,而且也收獲了斐然的成績:舞蹈社團的《空巢的孩子》榮獲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藝術展演一等獎﹔乒乓社團在全國創新杯比賽中榮獲團體第一名,並連續四年獲得徐州市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名﹔合唱社團榮獲徐州市首屆群眾合唱節金獎。

二貼家長心:繪“家長地圖”,增進家校有效溝通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集聚同向教育合力,做到學校與家庭相輔相成,就必須深入了解家長需求,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互動。解放路小學在家校聯系上進行大膽嘗試,本著“尊重家長、服務家長”的原則,精心設計“家長地圖”,繪出家校有效溝通的路線圖。

一是繪“家庭走訪地圖”,拉近家校距離。家訪是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家訪讓學校走進學生家門,更走進了學生的心靈。解放路小學積極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家校攜手育新人”活動,要求所有教師繪制“家庭走訪地圖”,定期對所教學生進行逐一家訪。學校將每周教師業務自學時間定為教師家訪時間,改變了過去教師家訪佔用休息時間的做法,保証了教師家訪的時間。“家庭走訪地圖”進一步激發了教師做好家訪的積極性。徐州市“家長心目中的十佳老師”王海玲設計了個性化的“家庭走訪地圖”,根據學生住址劃分出片區,每次家訪根據設計的路線走訪幾個家庭,提高了家訪效率。王老師的足跡走遍了班上每一位孩子的家庭,孩子們高興,家長們也深受感動,把她當成了無話不談的傾訴對象。在王海玲老師的影響下,學校的每位教師都有了自己的家訪地圖。同時,學校向每位學生家長發放了《家校聯系簿》,家長針對家訪情況認真填寫反饋意見,給老師提建議,給孩子提希望。一張小小的“家庭走訪地圖”,把陽光般的師愛洒向每個家庭,老師們更耐心、更能夠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從心理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促進了師生關系、家校關系更加和諧。

二是繪“家校互動地圖”,展示開放教育。解放路小學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採取自願和推選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定期審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請家長代表監督學校工作,評價教學成效,完善了學校決策機制和評價機制。學校每季度向家長下發《學校活動一覽表》,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願意參加的學校活動。學校統籌安排,邀請家長參加活動,打破了隻有在“家長開放日”家長才能到校與學生、老師一起參加活動的傳統。與此同時,學校樹立“大課堂”觀念,把校內教育活動積極向外延展到每一個家庭。針對學生家長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困惑,通過家長選題、學校搭台、專家傳經的方式,定期邀請教育專家面向家長開設免費講座,既讓家長學習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也讓家長通過交流探討相互借鑒,從而更有效地做好家庭教育,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相輔相成。

三是繪“家長網絡地圖”,搭建交流平台。解放路小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繪制出家長網絡聯系圖,與家長真誠溝通,將工作做細做實,使家校交流互動更便捷、更快速、更全面。學校在網站上設立“家長學校”專版,及時進行公開校務﹔開設“家教講壇”欄目,將最新的教育咨詢、最權威的專家觀點上傳至專欄,方便家長查閱學習﹔開通網上“校長信箱”,廣泛征求家長的意見建議,傾聽家長心聲,了解家長需求,做好家長服務。學校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創新家校網絡互動模式,拓展形式,豐富內容,開展多渠道、多層次校外教育活動。一些青年教師以網絡為依托,建立了班級博客、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等形式多樣的互動平台,不僅符合80后年輕家長的新習慣,更拉近了教師與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家長地圖”的繪制,開辟了教師與家長交流的空間,構建了學校與家庭溝通的平台,暢通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融合的渠道。通過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長情況,學校能夠更及時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建議,不僅化解了家校之間可能產生的誤解,而且使學校的工作贏得了家長的充分理解與大力支持。一張“家長地圖”讓學校與家庭實現了無縫鏈接,凝聚了教育共識,形成了教育合力,進一步增強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貼教師心:擺“教師擂台”,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教師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解放路小學立足教師崗位、立足高效課堂,搭平台、擺擂台,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指導和輻射作用,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多層級催化教師的職業增值,使教師自覺、自願地融入“成長—成才—成功”三部曲。

一是拜名師,結對子,助推年輕教師。為了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使他們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解放路小學大力實施“1+1”工程,積極探索培養青年教師的新路子。“1+1”工程就是給每一位青年教師選派兩個成長導師,一位是本校的黨員干部,他們和新入職的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在政治思想上為青年教師把方向﹔一位是市內外的知名教師、專家、教研員,在教學業務上為他們的提供指導,幫助青年教師在高起點上快速成長。(建議充實成效方面內容或典型事例)

二是做項目,打基礎,培養骨干教師。為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學校有序開展“細化解讀課程標准”、“積極實施課堂觀察”、“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等教育培訓,培養教師的鑽研精神和改革實驗意識,引導教師走教育與科研相結合之路。原本對項目一知半解的教師,開始如飢似渴地閱讀相關的書籍。工作之余他們一邊學習如何做課題,一邊吸收教育理論知識。圖書室、閱覽室、書店成了教師最愛光顧的場所,教育網站成了他們孜孜不倦學習的課堂。他們深入學習魏書生、任小艾、丁如許等全國著名教師的成功經驗,對教育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對班級管理有了科學的把握。他們深學細研各種教育理論,打好理論基礎和知識鋪墊,逐步理清了課題項目的研究思路,在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的基礎上,加強科研項目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提升教學質量。

三是重全面,強能力,打造名師隊伍。“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為了給快速成長的優秀青年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解放路小學成立了名師工作室,聘請省小語會理事長、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袁浩為工作室顧問,省內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李偉忠,省外知名特級教師孫慶博等為工作室特聘專家。這些導師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傳授給青年教師,引領著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青年教師們更是以滿腔熱情,一絲不苟地向導師們學習。青春的激情在學校的沃土上奔躍著,播種快樂,收獲希望。(建議充實成效或典型事例內容)

現在,解放路小學的名師工作室,成員教師人人有項目,骨干教師人人參與項目,良好科研氛圍初步形成。2013年,名師工作室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小主人 大願景”校本課程開發的行動研究》。10月份此項課題通過申批,並被認定為省重點科研項目。全校已有省級項目2個,市級項目7個。(建議充實內容)

四貼黨員心:抓“支部建設”,推進學校科學發展

抓好黨支部建設,是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關鍵。解放路小學黨支部結合學校實際,在理論學習、工作方法、制度建設上創新舉措,進一步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為學校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証。

一是以科學理論指導支部建設。解放路小學黨支部堅持把理論武裝放在重要位置,引導支部黨員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支部定期開展專題集中學習,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他們整理了《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資料匯編》發給全體黨員,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人人精讀《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指導文件選編》、《各地聯系服務群眾經驗做法選編》等必讀書目。對照理論理想、黨紀黨章、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支部組織開展“答三問、強五心”大討論,領導班子成員積極撰寫體會文章,帶頭反思查擺“四風”問題,做到即知即改、立改立行,帶動全校黨員教師切實提高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用“三問”洗禮思想,憑“五心”服務群眾,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二是以科學方法推進支部建設。支部實行校級干部包挂中層干部,中層干部包挂年級組,年級組包挂一線教師﹔支部書記包挂支委,支委包挂黨員,黨員包挂教師的“兩個層面三包挂”體系,引導全體黨員牢固樹立“發展為了大家、發展靠大家、發展大家共榮”的理念,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全局意識、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努力培養和打造推進學校全面發展的精兵強將。學校黨支部領導班子以“六個一”為載體,每人包挂一個黨小組,指導黨建工作﹔每人結對一名青年教師,在思想上引領,在業務上指導﹔每人聯系一個困難學生家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每人主持一個科研課題,帶頭營造科研興校的氛圍﹔每周聽一節推門課,深入課堂了解教學“五認真”落實情況﹔每學期開展一次“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教師”專題調研,形成可行性提案向教代會提交,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了解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困難,把黨支部打造成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是以科學制度保障支部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黨支部把制度建設作為辦好現代化名校的必備條件。在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和教育政策的同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對“四風”問題抽薪止沸,正本清源。學校黨支部根據群眾對學校教育的發展要求,在貫徹民主集中制、提高選人用人質量、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建立完善了支部生活、黨建工作的制度體系﹔在常規管理中,制定了學校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教學管理制度、財務制度、校園安全責任制,並匯編成《解放路小學制度匯編》。在建立完善制度的同時,切實強化制度的落實,黨支部以“三零”活動為抓手,做到執行零條件、錯誤零容忍、處置零身份,切實提高科學制度的執行力,進一步壓縮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間,使之不因人的因素而改變。

解放路小學黨支部“四貼心”工作法,核心是“貼心服務”,本質上是“開門辦學提質量、加強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法。“四貼心”工作法的創新探索,拉近了黨支部與學生、與家長、與教師、與黨員的距離,通過“貼心服務”滿足了學生、家長、教師、黨員的需求,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實現了以支部建設促進學校發展,以優良黨風促進校風教風學風轉變,以科研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目的。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