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的最終落腳點是“治治病”,教育實踐活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四風”問題能否根本轉變,群眾的訴求能否徹底解決,關鍵要看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這兩個環節的工作能不能做到家、做到位。全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各單位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聚焦“四風”,緊緊抓住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兩個關鍵,在准、實、細上下功夫,認真做好第三環節各項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果。
整改落實貴在實、難在實,要動真格、求實效。要精心制定整改方案,扎實抓好整改落實,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查擺出來的具體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認真分析,逐項研究,確定整改的努力方向和重點任務,明確必須達到的目標要求,每一項整改任務都要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整改“任務書”、“時間表”,提出具體管用的措施辦法,真正做到內容具體、措施得力、責任落實。要從群眾最需要的方面努力,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堅決整治特權病、冷漠病、懶散病,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做到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在解決具體問題中讓群眾看到變化、增強信心。要注重查找問題,把“四風”問題進一步找准找實。要邊查邊改,向群眾作的承諾就是“軍令狀”,承諾一條要做到一條,要落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時限,嚴格整改標准,加大整改力度,確保整改成效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大多數人滿意。
建章立制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好中央和省委的各項制度,作規定、定制度要堅持一切從嚴,執行制度要落腳到可監督、可檢查、可追究、可問責,確保規章制度不是紙上談兵。建章立制標准要嚴,尤其對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央和省委明確規定不能做的,堅決不做,執行到底,決不允許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責任要嚴,必須明確執行制度的責任主體,防止責任不明,執行起來一級推一級、部門推部門,大家都做好人。執行要嚴,堅持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打消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的僥幸心理、觀望態度,隻有執行嚴格,才能正風肅紀,形成威懾。要堅持標本兼治,既有當下改的措施,也有長久立的機制,不斷創新和完善制度機制,實現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既有剛性的制度約束,又有嚴格的制度執行﹔既有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又有嚴厲的懲戒機制,隻有這樣,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夠取得實際的成效。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很容易抓一抓就好轉,鬆一鬆就反彈。正因為如此,制度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隻有把整改措施用規章明確下來,把落實意見用制度固定下來,才有望從源頭上遏制不正之風,從根本上解決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