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林西: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2014年09月09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林西縣堅持敞開大門聽意見,深入基層找問題,立行立改,真改實改,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

建立領導干部學習調研工作制度,解決與群眾感情“淺”的問題。一是在理性認同中培養群眾感情。建立周五學習日制度,將學習常態化長效化,通過學習,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立場、方法和觀點,吃透其精髓和實質。把強化群眾觀念教育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既注重能力提高,也注重感情培養。二是在密切聯系中培養群眾感情。制定縣委常委調研制度和科級領導干部調研制度,處級領導干部每年下基層蹲點調研不少於60天,至少撰寫2篇高質量調研文章﹔科級領導干部每年下基層不少於50天,實行民情日記制度,並將干部下基層調研作為考核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

完善和落實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解決聯系群眾“少”的問題。一是實行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聯系一個機關、一個鄉鎮(街道)、一個村(社區)、一個企業、一戶貧困戶、一名特困黨員、一名“兩代一委”、一個合作社的“八個一”幫聯制度,牽頭解決干部“四風”、社會治理、民生實事等方面的問題134項,為聯系貧困戶和特困黨員爭取幫扶資金32萬余元。二是從鄉鎮街道和縣直機關單位后備干部隊伍中選派56名“第一書記”,分配到發展相對滯后、班子凝聚力較差、群眾困難較多、矛盾糾紛較多的52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蹲村駐點。三是向39個扶貧攻堅重點村選派駐村工作隊,隊員配備實行“4個1”即“1名縣處級領導+1名縣直機關科級干部+1名“第一書記”+1名工作隊員”,實行定點、定人、定責、限時幫扶,實現精准扶貧。同時,重新調整完善其余99個村機關干部下基層結對幫扶聯系機制,同步開展扶貧攻堅工作。

積極構建方便快捷的為民服務體系,解決服務群眾“虛”的問題。加快服務陣地建設,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中心,強化綜合服務功能,推進與便民服務、公共服務等有機結合,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目前,全縣村級活動場所共56處,其中樓房化場所39處,社區活動場所7處,面積均在400平方米以上。全縣已有34個村級為民服務站陸續投入使用,可以直接和代辦人口計生、新農合、農村養老保險、民政低保、電費收繳、貧困學生救助等服務事項,切實把為民服務舉措延伸到“末梢神經”,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成果實實在在地送到群眾家門口。

集中開展重點問題專項整治活動,解決政策落實“難”的問題。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全縣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一是整治落實惠民政策不到位問題,集中解決落實惠民政策不公開、不公正、不及時、不到位,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打折扣、搞變通、做選擇、與民爭利等問題7個。二是整治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解決貪佔挪用征地補償款、惠民補貼等專項資金等問題3個,對全縣城鄉低保對象進行全面核查,糾正在城鄉低保工作中違規辦理低保問題4個。查處在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套取項目資金的問題2個。三是整治農村“三資”管理及債務問題,集中解決資產歸屬不清、管理責任不明等問題5個。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