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縣從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四種病”和民生問題入手,開良方建章立制對症下藥,強化便民服務舉措,以攻堅克難、務求實效的決心轉作風扎實整改落實,變群眾路線活動中的“承諾”為近距離服務群眾的“行動”,用整改的實際成效惠民生、贏民心,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整治“飄浮病”,百件實事惠民生。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啟動以來,南漳縣開展了百件實事惠民生行動,傾力整治脫離群眾的“飄浮病”。通過廣泛征集民意,經過對167個重點工程項目層層篩選,將城北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等130件投資額度較大、群眾惠及面較廣的實事項目任務分解給縣“四大家”領導,由縣領導挂帥,實行包聯負責,主動承擔責任,研究對策,將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落實到具體事項,以上帶下促進好事實事惠及廣大群眾﹔縣群眾路線辦公室採取現場查看、電話詢問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實事辦理情況,嚴督實導抓進度。9月3日,筆者從縣群眾路線教育辦公室了解到,經縣“四大家”領導的督辦協調和相關部門的努力,已有32件實事圓滿交上答卷﹔倍受群眾關注的丁蘭大道、明珠北路、城北出口路和丹陽大道等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即將完工驗收,工程完工后,將緩解縣城交通擁擠的壓力,徹底解決城關、九集2個鎮37000多人的行路難問題﹔城北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建設。
整治“軟弱病”,苦練內功優環境。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南漳縣開展假若我是服務對象大討論,在全縣11個鎮(區)黨委政府和縣直各部門大力實施“項目建設內台賽”、“行政審批內台賽”,“窗口服務內台賽”等活動,著力整治擔當精神不強、進取精神不實的“軟弱病”,推動機關干部“轉變作風、為民服務、踐行宗旨、爭當好干部”。在項目建設主戰場,通過比優質服務、比工作實績,在全縣形成競相發展的局面,華中綠谷、襄南快速公路等23個億元項目先后開工建設,11個億元項目先后竣工投產。在行政審批工作中,通過比審批事項最少、比辦事流程最捷、比服務效率最高,對原有174項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精簡,擬保留93項,提高市場主體准入效率﹔今年上半年,全縣新登記各類公司151戶,新增注冊資本總額6.9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0.6%、78.8%,帶動了縣域實體經濟的整體提升。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開展了以比陽光、比誠信、比廉潔,看一站式服務情況、看限時辦理情況、看延時服務情況為主要內容的的“三比三看”活動,打造便民服務“升級版”,整改服務項目39條,助推服務窗口前移、服務流程精簡、服務工作提效。
整治“散漫病”,專項檢查肅紀律。組建6個工作專班,嚴肅查處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態度生硬、推諉扯皮,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集中整治有令不行、紀律鬆懈的“散漫病”﹔著力查處對群眾訴求久拖不辦、執法監管作風粗暴、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借權營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等問題。據統計,今年以來,南漳縣開展專項檢查 29次,出動145人(次),檢查單位103家(次),發現問題 62起,已發出通報11次,下發整改通知書34 份,整改通報書9份,處理37人,問責24人﹔組織市民“電視問政”12場(次),當面質詢單位負責人81人(次),開展市民問政辦理情況專項檢查,建立了首問責任制和聯合督查、跟蹤督辦等工作機制,及時查處答復超時限、辦理不及時、質量不高等問題,推動解決各類問題574個,辦結率達95%以上。
整治“反復病”,建章立制固根本。針對“三簡一短”、“三公”經費超支等易發多發的“反復病”,從制度層面著手,加強規范管理。大力推進精文簡會,廢止不適用的制度36項,完善出台相關工作制度41項,修改群眾辦事不方便的規程450條。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規定》,嚴控發文規格、嚴格會議審批程序,下發文件的數量同比減少28.1%,會議數量同比減少22.3%。嚴禁公車私用,清理超標公務車13輛。出台了《厲行節約嚴格控制行政開支的意見》、《公款報銷接待費用的若干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實施細則等7項制度,實行公款報銷接待費用“八禁止”等一系列規定,“三公”經費同比下降41.9%,為以“產業南漳、休閑南漳、文化南漳、綠色南漳”為主要內容的“四個南漳”建設打牢群眾基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湖北南漳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瀟 林福智)